边走边说。”
房玄龄没有直接回答李逸的问题,而是翻身上马,并招呼李逸跟他与魏徵走。
嗯,这时期的大唐文官,都不是什么文弱书生,大部分都能熟练掌握骑马拿剑砍人等技能。
尤其像房玄龄与魏徵这种经历乱世,参与过群雄逐鹿江山的文臣,更是如此。
所以,两人虽然都快六十了,但还是选择骑马而不是坐马车出行。
见状,李逸也很快上马,与房玄龄、魏徵并行。
在李逸的身后,孙武开骑马紧紧跟随,护卫着李逸的安全。
“房相,现在可以说了吧,你与魏相找我有何事?”
走了没多久,李逸开口问房玄龄道。
这次房玄龄很干脆地说明了来意。
“你还记得你当日给吐蕃正使禄东赞出的那一道题吗?”
“禄东赞一直没有给出答案,时间到了,我们该去催一催了,哈哈哈。”
房玄龄忍不住笑了起来。
当初,禄东赞用三个难题为难大唐的时候,他可没少被禄东赞阴阳怪气暗潮。
现在看禄东赞笑话的机会来了,他又怎会错过?
一旁的魏徵,也是同样的想法。
“原来这事啊!”
李逸想起来了,算算时间好像是到了约定的日子了。
他最近要忙的事太多了,这件在他看来并不重要的事,已经被他抛在了脑后。
现在听房玄龄说起,才想起来还有这件事没办。
“都给禄东赞这么多时间了,他居然还没想出答案,真是令人失望啊!”
“啧啧,据说禄东赞是吐蕃第一智者,看来也不怎么样嘛,我真是高估他了。”
李逸摇了摇头,假模假样地叹了一口气。
房玄龄与魏徵看着李逸,心情有点复杂。
听到李逸嘲讽禄东赞,他们两人很高兴。
但是对于李逸嘲笑禄东赞的理由,他们不高兴。
因为,李逸出的那个问题,他们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想出答案。
所以,李逸用这件事嘲笑禄东赞,不就等于是在嘲讽他们吗?
偏偏李逸这时又问了他们一句:
“房相、魏相,你们想出那个问题的答案了吗?”
“额,我最近事务繁忙,无暇思考那个问题。”
房玄龄打了个哈哈。
闻言,李逸把目光投向魏徵。
“我最近也很忙,没空考虑此事。”
魏徵淡淡的说道。
房玄龄忙不忙,他不知道,但他是真的忙。
因为李世民把筹办二皇子回归大典以及出阁仪式的事,交给了他。
“理解理解,房相与魏相都是国之重臣,事务繁忙。”
李逸很给面子的没有拆穿两人回答不出来问题的事。
随后,三人一边交谈,一边赶往鸿胪寺。
三人抵达鸿胪寺之后,很快见到了禄东赞。
“正使,时间已到,不知可否解答出我大唐提出的问题?”
房玄龄似笑非笑地看着禄东赞,明知故问。
禄东赞觉得有些尴尬。
这两天他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却未能想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见禄东赞没有马上回答,魏徵在一旁悠悠然说了一句:
“正使,要不然再给你几天时间?”
“正好也让吐蕃使团的各位在长安多留几日,多感受一下长安的繁华,想必各位在吐蕃是见不到如此繁华的巨城了。”
李逸听到魏徵这一番话,在心中直呼666。
这魏徵,不愧是喜欢进谏的语言大师,是真懂阴阳怪气。
他这两句话,明里暗里把禄东赞与吐蕃都嘲讽了。
这时,房玄龄又补了一刀:
“魏相所言极是!正使不妨多思考几日,也许正使灵光一闪,便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禄东赞看着魏徵与房玄龄两人一唱一和嘲讽他,心中颇为恼怒。
不过,作为吐蕃大论,他自然能控制心中的情绪不外泄,故而他的脸上依旧很平静,没有任何异样。
甚至,他还很果断地回道:
“不必了,此问题,我确实想不到答案,再多给几日也是枉然。”
“此次比试,是大唐技高一筹!”
禄东赞很干脆地认输了。
吐蕃提的问题,大唐答对了,吐蕃输了一次。
大唐提的问题,他没有答出,吐蕃又输了一次。
“大唐,果然是人才济济啊!我居然在一个大唐少年手上输了两次。”
禄东赞看着李逸,心中多少有点挫败之感。
看见禄东赞很坦率地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