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二兄逃归。二兄可谓死里逃生。
先帝当初闻知青泥败讯,未知义真存亡,大怒,当即定下日子准备北伐夏王赫连勃勃,侍中谢晦以“士卒疲敝,请待来年”为由劝谏,先帝不听。直到后来得段宏启奏,先帝才取消再次北伐的打算。可见二兄在先帝心中的地位!
宜都王又想起先帝健在时,兄弟们聚于先帝膝下的情状。听傅亮说到“幽废庐陵王于新安郡,母孙修华及王妃谢氏随行”时,宜都王泪水盈眶;及说到“上月二十四日已派使者杀之于新安”时,宜都王已是泣不成声了。大难不死的二兄竟然会惨死在太平的时候!
天,这是什么场合!殿下!
殿下的哭泣声,吓坏了司马王华和长史王昙等人。
王华悄悄从侧门退出。
随即,内侍从正门走进,到宜都王前,禀报王妃有恙,请殿下。
“殿下,台中如何,尚不知就里,哪能在众人面前忘情!二王已薨,殿下为之悲泣,岂不自招横祸!”宜都王出来后,迎上前去的王华一脸愁容。
宜都王擦去泪水,重又回到厅内。
待稳定了情绪,宜都王又问长兄营阳王。
傅亮战战兢兢地如实作答:营阳王如何于宫内华林苑开货铺并亲自叫卖,如何与左右亲信小人拉船叫号取乐,又如何于宫廷内与群小习武喧哗不成体统。所有这些,到了宜都王的耳边,全变成了一片嗡嗡的声响。其后傅亮又说到台中派遣中书舍人邢安泰等人到吴县,营阳王居住在金昌亭,使者至,王不从命,王有勇力,奔跑出昌门,使者追及,举门闩击之倒毙——在吴县的事,傅亮也是两天前才知道的。
宜都王再一次泣不成声。
他抬起朦胧的泪眼,眼前浮现着长兄狂奔、众人追打的凄惨场景,然后看看傅亮,哽咽着说:
“不是说……依照古时废昌邑王、海西公故事……”
阻止他说下去。
殿下的呜咽悲号,使垂手而立于边侧的侍者也唏嘘不能仰视。
一切都在持续着。
王华等人紧攥汗水;
傅亮等人汗流沾背。
但宜都王全然不顾这些:不论是王华的“不能忘情”的劝诫,还是侍中程道惠的异样的目光。宜都王只有十八岁,他想的只是兄弟情。他还不是“陛下”,他想不到“为社稷计”而一日杀死两兄。先帝在天之灵有知,如今又该作何悲状?先帝是那么爱念我们兄弟啊!
……既说依故事,又为何杀之?汉时的昌邑王和晋时的海西公被废黜之后不都是寿终的吗!
后来的问话,傅亮只有跪拜而已,口不能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