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文定国死了,皇上也不希望文定国回乡。(book./)文定国的子孙的本事虽然比文定国差得远,比普通将领还是要好得多。文家的人在,凝聚力就要高得多。那些文定国的老部下也没几人会站出来反对。在大华,文定国的号召力比皇上好,这是皇上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如果早知道文定国会这段时间去世,皇上还会把文定国秘藏起来,死了也秘不发丧,能拖多久就拖多久。至少肃清内奸要容易些,时间也充足些。但是世上没有后悔药!文定国死亡的消息早就传出去了,整个京城都知道了。最多三天,东土的义王和南岭的礼王就会知道。
但是,叶落归根是人之常情。如果再不放文定国回乡,天知道那些人又要搞出什么幺蛾子!华存孝**-乱宫廷的事,当时就在宫中下了封口令,消息仍然泄露出去了。皇上思虑再三,再次召集六部尚书议事。应该相信,六部尚书不会勾结叛党。因为他们已经站在了顶端,不可能再进一步了。不管叛党是否成功,他们都不可能当皇上。
六部尚书很快到齐。平时互相争斗的派系也不争斗了。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叛党成功,他们就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权力了。即使叛党没有成功,僵持下去,大华的税收也会减少许多,他们能得到的也可能减少。南岭和东土可是大华富裕的地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两个地方的税收至少占大华的三成。那可是一个巨大的数目。
经过讨论,文定国要回乡安葬,就让他回去吧!留下恐怕会让更多的将士寒心。目前东土和南岭还只是宣布独立,准备得好说不定很快就能平叛。平叛会带来一定的伤亡,会损失一定的钱财,从长远看,还是有不少的收获的。两个王爷每年的俸禄不少,加上王子等,更不简单,以后就可以省下了。他们经营多年,肯定有不少钱。平叛之后这些都得收上来。还有参与叛乱的将士,到时没收财物,变卖妇女,更是一大笔。战争意味着死亡,也意味着巨大的财富。你看何伯爵完胜蒙匈,收获了多少!
文府的人动作很快。四月初三,文家的人就带着文定国的遗体踏上了回乡路。沿途,无数的百姓送行。军神倒下了,而二王又正叛乱。无数的人忧心忡忡。
龚德胜也把店铺完全关闭了。当然对外的借口很简单。文定国去世,作为合伙的人,当然暂时不能再经营这些。几个有武功的就悄悄留下了。凡是没有武功的人都一到回北疆。那些人跟着文家的人一起走,安全得很。要是有人来打扰文定国的遗体,文家的人不出手,数不清的百姓也会涌上来把你撕成碎片。信鸽也早就放飞了。这件事太大了,必须及时告诉何伯爵。
四月初四晚,何伯爵接到了传书。何伯爵思虑了一下,调整了一下生产。再传书百果省,要求:确保修水库的人员安全;即刻停止原木下放;截流。何伯爵本来打算告诉政王爷和文献中的,想想还是算了。
四月初五,政王爷接到了朝廷的传书,要求准备出兵平叛。传书还说明文定国的死讯,以及回乡安葬,希望政王爷能吊唁一下。
政王爷立即招来刘智升,与杨建池一起讨论。大军出动平叛,是很麻烦的。粮草就得准备不少。粮食还好,早就准备好了。要赶时间,必须使用干粮。有了何伯爵发明的炒面,也可以省很多事。可是柴草呢,只能临时准备。去年隔雪省地震,那么多将士和建筑工匠要生活,还有大量的商人进入,隔雪省的柴草消耗前所未有,沿途征集柴草是很麻烦的。大连山有的是草木,准备用不了多久。关键是平叛还没有确定方向。朝廷是打算把北疆的兵派往东土还是南岭,传书上没有说。说不定朝廷还没有做出决定。朝廷的事情说不清楚。何伯爵曾经怀疑,禁军中也有叛党,大内侍卫也可能有奸细。如果情况严重,说不定还只有直接到京城勤王。
敌人可以说是已知的,也可能是未知的。至少可以肯定一点,敌人是强大的。北疆的那点兵力,实在是太不够看了。临时征兵,问题就太多了。武器和盔甲,还比较好办。何伯爵说过,只要不是要求特别高的优质武器和盔甲,一般的生产的速度很快。但是没有训练过的士兵送往战场,连基本的队列都不懂,不能布阵,简直是送死,还白白浪费粮食和军饷。
对了,再去问问何伯爵。何伯爵的智慧是远超世人的。那么多的难题,何伯爵都解决了。而有人谋反的事情是何伯爵最先发现的,何伯爵一定会做好相应的准备。明天就是金珠和李志毅成亲的日子。本来政王爷打算派一个侍卫去就行了的,看来现在最好是自己亲自去一趟。
四月初六,政王爷、杨建池、刘智升很早就赶到了落马坑。这一天,是金珠和李志毅大婚的日子。伯爵府进出的人很多,就没有像平时一样关门了。大门从早上就开着。政王爷等人直接就进入了伯爵府。
何伯爵听说政王爷亲临,知道是怎么回事,很快就在客厅迎接。大家坐下后,政王爷率先发话:“何伯爵,你知道东土和南岭宣布独立的事情了吗?”
“哦!这么快!我还真不知道!你们知道的,我忙着挣钱,也不出府,一向不过问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