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关的军队也按照何伯爵的要求,一共出动了七成人马,前往救灾。使用阅读器看千万本小说,完全无广告!他们要去救人是来不及了。主要目的是运送干粮到灾区去,减少因缺粮造成的死亡。太平关征调了城里所能征调的马车,源源不断运往灾区。何伯爵两次完胜蒙匈,卖马、换马,军队已经完全变成了骑兵,运粮也方便多了。
杨建池接到京城传书的时候,地震刚刚发生了一会儿。杨建池一边惊叹何伯爵的神奇预见,叹息何伯爵的前途无“亮”,没有惊动政王爷,还是把何伯爵所做的准备尽自己所知的传回京城。
就在地震那天中午,皇上召集一同出巡的大臣讨论怎么办。冯志说:“皇上,自古以来,地震之后皆有余震发生。古圣人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回去。不过,我们现在可以放慢脚步,欣赏镇山省的风景,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视察百姓的生活水平。一个月之后,我们再回京城。相信那个时候就没有什么事情了,京城里该收拾的也收拾好了。”这一次,没有任何人反对,就连跟冯志最不对路的郑思勋也没有说一句话。自己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携带公文准备到太平关斥责抓捕何伯爵的刑部高手,还都在隔雪省境内,地震后商量了一下,转头回京城。
文定国再一次病倒了。这一次,倒下后一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也没有再站起来。文府用了大量珍贵药材,也只能让他保住性命,也不能让他站起来。
大皇子华存孝最先获知了文定国的病情,特地来探望。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军神,已经是垂暮的老人,连说话都提不起精神来。**大师证得果位,还是只能留下皮囊。文定国也无法与岁月抗争。何况当年留下的多处创伤,还有多年思虑过度的积累,还能留下一口气已经是不错了。
华存孝带来的御医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一个御医说了一句,如果能请到当世医神赵青山,或许有点办法。可是赵青山是江湖人,不受朝廷宣召;还远在北疆,要请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到达;最为难的是,地震之后,禁军按事先的圣旨封锁了地震方向的道路。普通人不能随意出去,而文定国这样的人物,没有皇上的同意,是不能随便离开京城的。如果皇上在京城,或许文定国能够出城到北疆就医,或高价延请赵青山来诊治。可是现在皇上“出巡”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
没有多少人知道文定国病了,京城已经大体安定下来。京城没有很贫穷的人,没有流浪儿。凡是那种人都被赶到京城之外去了。这就让京城一直表现出幸福安康的局面。华存孝和郑宝儿**之后,又商量了一条计策。守卫皇宫的人也大量保护皇上出巡去了,一些地方的保护就没有那么周全。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钱,就派人偷偷进入国库,神不知鬼不觉偷走了价值百万的珠宝玉器。
这次地震,北疆受到波及较大的是百果省,也因为准备及时,没有一个人因地震死亡。戴相龙一边统计受灾情况,一边组织人抗灾救灾。军队不能随便出境,就协助维护地方治安,帮着把年久失修的房屋推倒,准备重建。百果省的庄稼正在收割,果实也已经成熟了一些,都要忙着弄回来。何伯爵的水果加工厂已经建好,只要分开好的水果和坏烂的,加工厂完全收购。果农们高兴极了。如果不是地震,应该会运出去销售的。赵志敬一方面增加伐木工把沿河的树木不论大小推到河里,另一方面组织了江湖人出发救灾。
东土的运气不太好。义王接到可能发生地震的消息,运送铁矿石的车队已经出发两天。地震发生时刚走过迎风府。剧烈的摇动使多数马车都翻到了路边的坎下,矿石撒了一地。一共十辆马车,翻了八辆。另外有一辆的车轴断了,也无法行走了。还有一辆只是抖了一些出来。还好,人马只是受伤,没有人死亡。这次不能及时交货了。要想找人弄起来,也太难了。受灾的百姓忙着救人,从废墟里刨粮食,谁会在乎他们的工钱?
迎风府的衙门岌岌可危,有几个老人被掉下的砖瓦砸死了,多数人也受了伤。府台衙门的人忍住伤痛,向张志祥传书汇报了大体情况,急切要求救援。张志祥一方面再次向京城传书告急,一方面组织了大量徭役,请求都督卫国刚亲自出动,前往重灾区。张志祥本来想亲自出动的,可是他作为一省巡抚,还要等待京城的消息。要是他知道皇上早就封锁了消息,抛弃了灾区,不知道他会不会气死。
向阳省也展开了积极救灾。天沐府的损失也比较严重,向阳省也知道有达官贵人的亲人在天沐府,不知道是不是安全,迅速派人进入了灾区。
禁军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大华禁军有二十万,是大华最精锐的武装力量,一般是皇上直接统管,其他人没有调动的权力。中都五省市都有禁军驻扎。盛京市没有省兵,驻扎了八万禁军。其他四省各驻扎了三万。为了防止禁军跟地方官府勾结,每半年就要轮换一次。这次地震,驻扎在隔雪省和向阳省的禁军都有一点损伤。他们除了自救外,没有参与救灾。没有皇命,谁敢随便做事?他们也一次又一次的传书京城,将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