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进行得不错,到五月初,大型铁器工厂落成,当然目前主要是生产钢管。这对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霜林省又增加了两座炼铁厂,太平关也增加了一座。何伯爵还是觉得不够用,只能把小型铁件的制作停了下来。那是一个利益丰厚的产业,很多人都很遗憾。商人减少的经营范围,丁铁匠也以为没有给何伯爵送礼,后悔不已。不过他同样进不了伯爵府。他只好找孙阳。孙阳也很无奈,挣钱多少倒不在乎,关键是那些工人的安排让他揪心。大型铁器工厂需要的铁多,可是需要的工人却远不成比例。这些熟练的工人去做不熟悉的事,很多都要从头学起。而且,小铁件的停止,也让一些连带产业受到了影响。现在的木器大部分都有铁件,虽然还有一些积存,那也用不了多久。
孙阳硬着头皮找到了何伯爵,把这些事都告诉何伯爵,希望能恢复小铁件的制作。
“不行!”何伯爵断然拒绝。这些事何伯爵在命令停工的第二天就想到了很多,当然还不够全面。不过钢管生产刚刚开始几天,工人还都在摸索,总结经验,水厂一旦完成,水管就要使用。何伯爵已经叫人通知卢海川调整了人手,减慢了水厂的建设速度,先着重把其他的完成。
何伯爵看孙阳沮丧的样子,缓和了语气:“我是说现在不行。这样吧!一个月,先定一个月。一个月后就逐渐恢复。这个月大家都学习一下其他技术。要让工人知道,只会一样技术是不行的!艺多不压身,多学对他们有好处。我们以前为了提高速度,采用流水线的方式,每个人实际懂的并不多。现在就是练技术的时候,要求懂的越多越好。还有,如果他们愿意,还可以出去一些。出去的人可以去收废铁,价钱你们参考确定。收到了就放在就近的运输队。让运输队送回来。还可以去关内府甚至隔雪省招人挖矿。出去的人保留最低收入,其他根据成绩增加。我还要办一座大型的炼铁厂,位置就在太平关和关外府之间。找到合适的矿山,挖一条简易的路,然后一边挖矿一边修高炉。不然以后的铁还是不够用。”
“要招多少人?工钱怎么算?”孙阳知道没有办法改变了,只好安安心心把何伯爵安排的做好。
何伯爵低头默算了一下,招人就得考虑吃住,不计划一下是不行的:“不低于一万,不超过五万。工钱就按照你们以前的标准。”
孙阳出去了。很快,落马坑的工人都受到了震动。只会一样技术是不行的!以后就要多学了。还好,何伯爵没有放弃他们,没有直接赶他们回家。有些人也愿意出去。这么多年了,铁匠铺一般是不收废铁的,废铁应该很多。至少比挖矿轻松。
招人也应该简单。关内府有很多闲人,以前没有一技之长来了也没用,现在挖矿只要有劳力,不需要什么技术。可是招了人来暂时怎么安排?何伯爵说找矿山还没找好。大连山找矿应该是很容易的事,铁矿可以说到处都有,只是多少不定,质量不一。以前蒙匈俘虏挖矿的地点,就在两个府之间的山上。挖掘机挖一条简易路用不了多久。孙阳没有再去麻烦何伯爵,决定,如果到时找到了矿山,当然就不用说;如果没找到,招来的人都到以前的矿场去,也先暂时适应一下。
何伯爵刚想派出寻矿队,突然一拍脑门,有了!以前军队打猎练兵的时候,就在太平关和关外府之间的大连山上,蒙匈俘虏挖矿前也派出过寻矿队,他们肯定有人知道哪里有大型矿山。先让王勇问问,问不到再去找刘智升,实在不行再派寻矿队,能省些功夫就省一些。何伯爵马上就派人去跟王勇传话,让王勇问问。
派去的人很快就回来了。确实有人知道。他们说就在两个府之间,离大路十里左右就有一座大型矿山。以前俘虏挖矿,为了避免逃跑和暴动,都是限制在山谷里,就没有开采那里的矿石。只是那里山高路陡,需要开辟一条路。王勇把其中一个最清楚的人留在军营,暂时不会出去,随时听候何伯爵安排。
何伯爵不再是以前,什么都要亲自出马了,叫人找卢海川安排就行。十里路,就是完全是岩石,现在也有足够的火药炸出来。
火药的生产也确实有了很大的收获。清松说的几样火药都做出来了。这段时间何伯爵也没有过问他,已经策划另外修一座火药厂了。伯爵府的各种火药囤积了近百斤,一旦爆炸,那就不好玩了。
何伯爵也考虑了一些原料的大量生产问题。经过反复观察、试验,粪底泥主要就是要得到氯化钾,进而制造氯酸钾。氯酸钾的用途很广。但是何伯爵的化学知识很多都忘了,教给小勇两兄弟的也只是一些基础。何伯爵的长处是物理,是机械。何伯爵想以后有空钻研,或组织其他人钻研,现在他没有那么多空时间。
不过何伯爵暂时没有时间制造枪支等武器,先要把眼前的事情完成了再说。何伯爵估计,即使战争爆发,东土和南岭同时出手,也要两个月左右才能打到盛京。原因是多方面的。打仗不是快速行军,打仗涉及到方方面面,尤其是粮草是个大问题。粮草粮草,有粮有草,不可能大家都吃生的。沿途找燃料就要浪费大量的时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