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得梁铁匠夫妇的同意下让了出来。一部分官兵进山训练,同时打猎,给做工的人改善伙食。只留下少数人呆在军营,维持军营运转。腾出的地方给何伯爵办学校。何伯爵表示,以后要专门修建学校,暂时借用一下。
五月初二,大生产运动全面开始。
修水库由于场地有限,只能容纳一千多人。何伯爵画出了图纸,并作出相应的文字说明。稍微懂行的人一看就明白怎么做,只是有些设计搞不懂有什么用。这没什么,如果大家什么都明白了,何伯爵还算是天才吗?
修房屋的场地也有限,工匠在听取了何伯爵的大致要求后画出了设计草图,何伯爵认可了,任由他们发挥。
石灰窑建造很快,几天就可以投产了。挖煤的以保障石灰窑使用和工地做饭使用为标准,配备了适当的人数。剩下的人完全开采石料。
第三天,有个参与管理的乡长孙阳提议,分出一部分人去开荒。不是人太多了工地挤不下,是因为产生的排泄物太多了,既会影响工地环境,又太浪费。可以一边开荒,一边将排泄物加在土里,现在还可以种一些高粱、芋头、南瓜等。孙阳也不可能直接来见何伯爵。孙阳让人把建议书送到衙门交给刘健。刘健看后觉得不错,立刻告诉了何伯爵。何伯爵知道后,采取了建议,传出指令把他提到工地总负责人的位置,并且一次性奖励了他二十两银子。二十两,对于有钱人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那就是天文数字!孙阳的乡长职位,每月才一两银子的薪水!
五月初七,姚顺德到了关外府,向何伯爵汇报:天外天已经卖掉,而且价钱很好,是当初开建本钱的八倍,加上这几个月的收入,十倍有余。因为天外天已经打出了名气,其他的同行基本没有了生意。听说要卖,想买的人蜂拥而来。最后,周兰山出价最高,得到了。不过,按照何伯爵的布置,所有人员都是自由身,都可以随时离开。如果要另外兴办,多数人都会跟着过来。何惜生当场拍板,就在关外府重办,店名改一下,改成“寻梦”;人员暂时不动,一是因为找店面、搞装修要花一些时间,现在人多了还是只能闲着;二是那些人在那里可以了解太平关的一些情况,有什么消息可以迅速传出来;三是要有合适的理由才好离开。如果买家不是周兰山,何伯爵还会考虑不把人员完全抽走,让天外天依然能够正常营业。既然是周兰山,何伯爵就不会客气了。
五月初十,马超等人彻底处理了前期的专利,并带回了大量粮食。很多地方购买专利的都是大商家,经营面广。马超与他们商谈时就建议他们用粮食折算,并要他们送到太平关,然后他们可以在太平关贩运马匹、牛羊、毛皮等回去。这样商家们的现金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使用,实现双赢,得到了多数商家的赞同。
火药制作高手在霜林省找到了一个,叫谢康,是个鳏夫,五十来岁了,谈好了价钱,由于要保密,太平关不太好,没得到何伯爵的安排,就还没有正式请来。何惜生知道后马上派人去把他秘密带到关外府,可是来回要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