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府东跨院的书房里,马灯的光透过玻璃罩子漫开来,在墙面上映出书架的影子,连古籍封皮上的裂纹都看得清清楚楚。前一晚刚下过场小雨,窗缝里钻进来的风带着股草木混泥土的清劲儿,吹散了墨汁和旧纸的沉闷。陈老坐在八仙桌主位,身边围了三位须发皆白的风水先生 —— 都是他从城里 “地脉堂” 请来的老手,最年长的周先生攥着个铜罗盘,罗盘盘面磨得发亮,是察哈尔出了名的地脉行家,早年在云南探过金矿;姓吴的先生戴副圆框老花镜,怀里揣着本线装《青囊奥语》,书页都翻得起了毛边,手指总在字缝里摩挲,一看就是跟典籍打了一辈子交道;还有个郑先生,胳膊上搭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手里捏着根刻着地脉纹路的木尺,专会破解各地的地脉陷阱,据说十年前在山西帮人避过流沙坑,救了三个矿工的命。
桌上摊着海盗地图、《地脉考》《雪心赋》,还有一沓裁好的宣纸,陈老手里握着支狼毫笔,笔尖沾着浓墨,正对着地图上火焰岛的轮廓皱着眉:“周老哥,你再瞅瞅这岛的山势,是不是《青囊奥语》里说的‘金火相生’格局?俺昨儿翻到后半夜,总觉得这岛的走向像条卧着的龙,就是拿不准龙颔在哪儿 —— 金井指定藏在龙颔里。”
周先生闻言,把铜罗盘往地图中央一放,罗盘上的指针 “嗡嗡” 转了两圈,最后稳稳指向火山东侧的溶洞,他捻着下巴上的白胡子笑道:“陈老弟你没看错!这岛从东北往西南斜着伸,像条金龙扎进海里,火山正好在龙首的位置,吐出来的火气能养着地脉里的金气,这就是‘龙含火孕金’的真格局。《青囊奥语》里写‘金井藏于龙颔,脉走龙脊’,龙颔就是火山东侧那溶洞的深处,咱得把龙脉的走向标得明明白白,不然到了那边走岔一步,就跟踩进阎王殿没啥区别。”
吴先生赶紧把怀里的《青囊奥语》掏出来,翻到夹着红纸条的那一页,指着上面的篆字念道:“你们看这句‘循脉而进,逆脉则陷’—— 去年俺在山西帮人看煤矿,有个矿工不信邪,非要抄近路逆着脉走,刚走没几步就踩进瘴气坑,等救上来时脸都紫了,嘴里吐白沫,养了半个月才缓过来。这火焰岛的地脉比山西的还邪乎,逆着走不光有瘴气,说不定还有暗河、流沙,咱得把这些陷阱一条一条列清楚,连应对法子都写细了。”
郑先生这时接过话头,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小本子,上面记满了他早年破解陷阱的经验,字里还夹着小图:“俺来跟你们说,这溶洞里指定有‘龙脊九折’,就是九道弯,每道弯都有陷阱。第一道弯离入口最近,地脉里的瘴气会从石缝里渗出来,闻着像烂草混着铁锈味儿,得让弟兄们提前备上粗布湿毛巾,再带上解毒丸 —— 就用牛黄、雄黄、甘草按 3:2:1 的比例配,俺以前用这方子解过瘴气毒,吃了半个时辰就能缓过来;第二道弯指定有暗河,俺看地图上的地脉走向,那地方的水脉最旺,水深得有丈二,河底还有暗流,得备上橡皮救生圈,让会水的在前头探路,沿着西岸走,东岸的石头下面藏着漩涡,卷进去就别想出来;第三道弯就是流沙坑,识别法子简单,地面上有细沙鼓包,踩上去发虚,还会往下陷,遇到这情况别慌,赶紧往旁边的石头上爬,要是陷进去了,越挣扎陷得越快,俺早年在云南见过,有个伙计陷进去,没半炷香就剩个脑袋露在外面……”
陈老一边听一边点头,手里的狼毫笔在宣纸上飞快地写着,“寻金要诀” 四个大字先落在纸头,墨色浓得发亮,接着一条一条往下记:“一、火焰岛龙脉走向:东北至西南,呈‘金龙探海’势,金井在火山东侧溶洞龙颔处(距入口一百二十丈);二、溶洞入口识别:红色火脉纹岩石带(石面泛朱砂色,遇火发亮),沿纹入洞为正途,偏左偏右皆为逆脉;三、第一道弯(距入口三十丈):瘴气区,特征 —— 烂草铁锈味、石缝冒青烟,应对法 —— 粗布湿毛巾捂口鼻,口服解毒丸(牛黄 3 钱、雄黄 2 钱、甘草 1 钱,研末冲服);四、第二道弯(距入口六十丈):暗河区,水深丈二、西岸缓、东岸有漩涡,应对法 —— 橡皮救生圈(充气后检查漏气)、会水者先导、禁近东岸;五、第三道弯(距入口九十丈):流沙区,识别 —— 细沙鼓包、地面发虚、陷足难拔,应对法 —— 攀石避险、禁挣扎,备木板铺地……” 写的时候他时不时停下来,跟三位先生核对细节,比如解毒丸的用量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