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
平日里深居简出,少与后宫诸妃往来,便是宫宴也常托病不出,倒像是真个性情孤僻、不慕荣华的。
满宫之中,也只有路桓与她知道,两人曾经的爱情。
那时,女人还不叫路婵因,而是前朝末帝的幼女,封号长乐,光艳照天下。
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虽国势日颓,她却被保护得很好,犹自不知愁滋味。
直到那一日,宫宴之上,她随着母后出席,于席间见到了时任边关守将、入京述职的路桓。
那时的路桓,英姿勃发,眉宇间自有股睥睨之气,与那些沉湎声色的宗室子弟截然不同。
许是久在边关,他身上带着风沙磨砺出的粗粝与鲜活,只一眼,便撞乱了她养在深闺的平静心湖。
后来……后来便是些才子佳人似的俗套故事。
他借故留京,她寻机出游。
御花园的假山后,太液池的画舫中,都曾留下过他们悄然相会的身影。
他赞她不同于凡俗女子的见识与灵秀,她慕他胸怀天下的抱负与豪情。
他曾执着她手,在月下立誓:“待我他日……必以功勋为聘,许你永世安康。”
少女的心,便这般轻易地许了出去。
她甚至天真地以为,这便是话本里唱就的良缘佳话。
却忘了他的姓氏是路。
是那个手握重兵、早已对摇摇欲坠的皇位虎视眈眈的将门路家。
宫变那夜,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喊杀声、哭嚎声震耳欲聋。
她被忠心老嬷嬷拖着,藏匿于冷宫枯井之中,听着上面熟悉的宫人一个个倒下,听着父皇母后的寝宫方向传来凄厉的惨叫……
她在冰冷的井水里瑟瑟发抖,心中却还存着荒谬的渴望,盼着他会来救她,会如他誓言般,护她周全。
然而,她等来的是新朝建立,路桓黄袍加身。
等来的是他下旨,将前朝皇室“余孽”尽数诛戮。
她的父皇、母后、兄长……
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都成了他登基路上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