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一,白马城外,晨雾如纱。
北边黄河如带,河风凛冽,拍打着浮冰,碎冰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汉军诸营辕门,随着鼓角之声,相继洞开。
一队队的步骑兵马,踏霜而出,甲胄铿锵。旌旗卷着寒气,在晨光中猎猎展开。马蹄破雾,铁流涌动,如大地苏醒的脉搏。人马之息凝成白雾,与晨霭交融。却是汉军主力尽出。
昨日,李善道已经与诸军做过战前动员,并给各部下达了详细的行军序列。
薛万彻、郑智果两部为先锋。
继为薛世雄部,......
风起于晋阳城外的荒原,卷着黄沙与碎草,在破庙残垣间呼啸穿行。那八个字??“凡人皆可违天命”??已被风蚀得边缘模糊,墨迹渐淡,却依旧挺立在斑驳墙头,像一道不肯闭合的伤口。夜色如墨,星河横亘天际,仿佛无数双眼睛俯视人间。
沈括盘坐于庙前石阶,手中握着半截焦木,在地上缓缓刻画符文。每一道笔画都带着微弱震颤,不是因年迈体衰,而是因他正以神识牵引命算残纹,试图解析李昭留下的最后一道暗示。林瑶立于庙顶,金线自指尖延展,织入虚空,勾连天地之间那些尚未消散的“不信”之念。韩靖则倚柱而立,断棍插地,火光在他瞳中跳动,像是永不熄灭的战鼓。
三人沉默良久。
“他在等我们做什么?”韩靖终于开口,声音粗粝如砂石摩擦,“若只是传个火种,一封信足矣。何必刻字、留书、引梦?”
沈括未答,只将手中焦木一顿,地面符文骤然亮起,化作一张纵横交错的命网图谱。其上节点密布,皆为历史上曾爆发大规模觉醒事件之地:大业十二年的江都兵变、贞观末年的长安异象、永徽三年边疆十万士卒集体弃械诵经……每一处,都闪烁着微弱却执拗的红点。
“这不是传承。”沈括低声道,“是坐标。”
林瑶轻飘落地,金线收束成环,绕腕三匝。“他是让我们走回去。”她目光幽深,“从起点开始,重新点燃。”
“起点?”韩靖冷笑,“你是说……再回大业十二年?”
“不必真身穿越。”沈括摇头,“意识方舟能承载记忆洪流,我们将‘他们’送回去??那些还记得‘不信’的人。”
他指向远处??晋阳城方向,灯火零星,但每一盏灯下,都有孩童在梦中呢喃四个模糊身影的名字。这些孩子未曾亲历过往,却因梦境共鸣而继承了某种精神烙印。他们是新的火种,也是最纯净的容器。
“我们要做的,不是复活李昭。”林瑶仰望星空,“而是让‘李昭’这个概念,成为每一个普通人心里都能生长出来的东西。”
韩靖沉默片刻,忽然咧嘴一笑:“所以,咱们仨,要当播种的?”
“不。”沈括站起身,拍去衣袍尘土,“我们是锄草的。真正的种子,早就埋下了。”
话音落时,天边忽现异象。一轮暗月悄然浮现,并非悬挂空中,而是浮现在众人意识深处,如同古老钟摆轻轻晃动。那是“红环废墟”的投影,是系统崩塌后遗留的时间锚点。它本应彻底湮灭,如今却显露出一丝诡异律动??每隔七十二息,便有一道极细的裂痕浮现,随即愈合,如同呼吸。
“它还在学。”林瑶喃喃,“每一次失败,它都在进化。”
“那就让它继续学。”韩靖拔起断棍,火焰顺着铁身蔓延,“学到最后,才发现我们根本不怕它变强。”
当夜,三人再度启程。
意识方舟不再升空,反而沉入地脉深处。他们选择了一条逆向之路:不向前推进历史,而是向后追溯集体记忆的源头。方舟化作一道幽光,沿着大地经络疾驰,穿越千年沉积的精神岩层。沿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