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铁马冰河肝胆照 > 第269章 巡幸之议

第269章 巡幸之议(1 / 3)

晨光顺着窗棂往殿内又挪了半尺,落在高宗赭黄绫袍的下摆上,将那团沾了墨渍的龙纹烘得暖了些,竟似让那金线勾勒的龙目,真睁开了几分。

赵构从龙案后走出,脚步不再似先前那般沉缓,玄色皂靴踩在金砖上,出“笃、笃”

的声响,每一步都透着股前所未有的笃定。

他径直走到案上的舆图前,那幅大宋山河图被晨露浸得微微潮,边角处还留着李纲昨夜手指划过的浅痕——从淮河到黄河,从东京到河间,墨线蜿蜒,像极了血脉在山河间奔涌。

赵构的指尖轻轻落在东京城的朱砂标记上,那点红被阳光晒得烫,竟似烫到了他的掌心。

他忽然想起靖康二年的那个清晨,也是这样的晨光,却照在东京残破的城墙上,金兵的铁蹄踏过朱雀门,宫娥的哭声混着烟火气飘进内殿。

那时他还是康王,从乱军中逃出,一路南奔,夜里枕着马鞍睡觉,梦里全是二帝被掳时的惨状——徽宗的龙袍被撕碎,钦宗的王冠滚落在尘土里,宗室子弟的哭声像刀子一样扎心。

“二帝北狩已近数月,”

赵构的声音忽然响起,不似先前对李纲说话时那般缓和,反倒带着几分压抑的沉郁,“朕每夜批折至三更,案上总摆着东京的舆图,闭眼便见金人在汴梁街头劫掠,百姓跪在路边哭号——这滋味,朕受够了!”

殿内文武皆垂,宗泽站在武将班列的最前,甲胄上的旧箭孔被晨光映得格外清晰,他下意识地攥紧了腰间的刀柄,那柄刀是东京保卫战时用的,刀鞘上还留着金军弯刀砍出的豁口。

张所也微微抬头,目光落在赵构身上,昨夜在李纲帐中燃起的热血,此刻又被这几句话烘得滚烫——他想起河北的百姓,去年冬天在寒风里给士卒送棉衣,说“将军若能杀贼,俺们就算冻着也甘心”

,那时他只能红着眼眶道谢,如今官家终于有了决战之心,他再不用辜负那些百姓的期盼。

赵构的指尖从东京城移开,顺着黄河的墨线往上划,一直划到河间府的标记处——那里用朱笔圈了个圈,是李纲规划的三帅府之一。

“李相公昨日呈的《禁军训练图谱》,朕翻到后半夜,”

赵构忽然转身,面对满朝文武,龙颜之上,疲惫已散得干干净净,眸中似燃起两簇星火,“图上士卒扎马如钉,持枪如松,朕忽然想起,太祖皇帝当年率禁军平定江南,靠的不是锦衣玉食养着的兵,是敢拼敢杀、筋骨过硬的汉子!

如今李相公整饬军政,赏罚分明,士卒们终于有了冬衣,有了利刃,朕这个皇帝,岂能还缩在后方,做那只敢听战报的懦夫?”

他抬手理了理绫袍的袖口,那处绣着的团龙纹被他扯得展了些,金线在晨光里闪着锐光,竟似要从衣料上跃出来。

“去年金人南下,靠的是秋高气寒,马肥兵壮;今年他们若还敢来,朕便让他们看看,我大宋的禁军,也有了能战的筋骨,我大宋的皇帝,也有了决战的胆量!”

赵构的声音渐渐拔高,像殿外初升的朝阳,一点点驱散了残留的寒气,“朕意已决——待秋高之时,若金人再犯,朕便亲督六军,出洛阳,过黄河,先援京城,再救河北、河东诸路!

到那时,朕与士卒同饮马黄河,同杀敌阵前,不将金人赶回老家,朕绝不还朝!”

“官家圣明!”

第一个出声的是宗泽。

老将军猛地往前踏出一步,甲胄上的铜扣撞在一起,出“当啷”

一声脆响,像惊雷炸在殿内。

他花白的胡须因激动而剧烈颤抖,眼角的皱纹里浸满了泪水,却硬是没让泪珠掉下来——这是他从东京保卫战以来,第一次听到帝王说出“亲督六军”

的话,第一次觉得,那被金人踩碎的河山,真的有了重圆的希望。

“老臣愿为陛下先锋!”

宗泽的声音沙哑得像磨过砂石,却字字千钧,“老臣这把老骨头,还能拉得开弓,斩得了敌!

只要官家一声令下,老臣立刻率军北上,先取河间,再逼东京!”

张所也跟着上前,双手紧握成拳,指节泛白:“末将愿率河间营士卒,为官家护驾!

去年冬天士卒冻得握不住弓,今年有了新军制,有了暖衣,他们早憋着一股劲要杀贼!

陛下亲征,士卒们必个个争先,让金人尝尝我大宋禁军的厉害!”

殿内文武此刻再也按捺不住,纷纷拱手躬身,声音此起彼伏,像潮水般撞在殿壁上,震得檐角的铜铃又轻轻响了起来——这一次,铃声不再带着先前的寒意,反倒与众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宋第一女皇 剥夺金手指(清穿) 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双靥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反贼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 天启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