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王村(1 / 2)

周遭的金兵虽见惯屠戮,此刻望着那二十余具相继倒下的尸身,竟有片刻的迟疑。

但粘罕的怒喝如鞭子抽来,谁也不敢违逆。

数十柄刀斧同时举起,在渐浓的暮色里闪着森然的光。

“哐当”

“噗嗤”

——刀斧落下的脆响、骨肉断裂的闷响、血肉飞溅的湿响,搅成一团令人牙酸的嘈杂。

不过片刻,那具曾拄剑而立的尸身,便成了一堆模糊的血肉,连块完整的骨头都寻不见,混在满地血泊里,真成了“肉泥”

这般残暴景象,连阵中最悍勇的骑兵都垂下了眼,马群似也感受到这股戾气,不安地刨着蹄子,鼻息喷出的白气里都带着颤。

暮色已浓如墨,开远门的断墙投下巨大的阴影,将这片血腥与疯狂,死死罩在其中。

而此时,最后一个民壮也倒了下去。

那是个头花白的老者,手里攥着半块染血的城砖,砖上还沾着他自己的脑浆。

他倒下时,眼睛仍望着断墙的方向,仿佛还在看太原城的轮廓。

二十余具尸身横七竖八地卧在血泊里,有的保持着挥刀的姿态,有的手指还抠着地面的砖石,竟无一人蜷曲,无一人背对狼旗。

暮色已浓如墨,将这巷陌彻底吞入黑暗。

狼旗在夜风中猎猎作响,旗尖沾着不知是谁的血珠,却再也映不出那狼头的狞笑——仿佛连这凶戾的图腾,都被满地不肯屈的魂灵,镇得矮了三分。

夜深得像泼翻的墨,星子全隐在厚重的云后,连断墙的残影都模糊成一团。

太原城里的厮杀声早已歇了,只剩金兵巡逻的甲叶摩擦声,在空巷里悠悠荡着,却惊不醒那些浸在血里的街巷。

残月下的太原城,像一头淌尽了血的困兽,连喘息都带着铁锈味。

更漏敲过三更,城头金兵的巡逻甲叶声刚过西角楼,两条黑影便从断墙后猫腰溜出,动作轻得像檐下的蝙蝠——是两个裹着破棉袄的民壮,一个手里攥着柄锈柴刀,一个怀里揣着块浸了油的麻布。

他们贴着墙根挪到白日里那片血腥地。

月光透过断檐碎成几片,照见地上那摊被踏烂的血肉旁,竟还留着半块没被剁尽的衣甲碎片——是王禀那件战袍的料子,粗糙如砂纸,此刻却被人小心地拢在一块破布里。

民壮里年纪大些的那个,喉咙里出一声压抑的哽咽,从怀里掏出块洗得白的粗布,抖着手将那些零碎的血肉、染血的甲片一点点裹起。

他动作极轻,指尖触到冰冷的血肉时,指节都在颤,却不敢出半点声响,只听得到自己擂鼓般的心跳,混着远处金兵换岗的吆喝。

“快!”

年轻些的民壮低喝,眼角瞟着街口——那里有金兵的火把在晃,像黑夜里游荡的鬼火。

两人合力将那包“尸身”

抬上块破门板,门板边缘的木刺刮着地面,出“沙沙”

轻响,吓得他们忙停住,垫上几层干草再抬。

脚步轻如狸猫,贴着墙根往南溜,影子被月光扯得老长,又被断墙切成一截截。

刚过三道巷口,身后突然爆起一片吆喝:“有人盗尸!”

火把“呼”

地亮起一片,像突然窜出的流萤,甲叶碰撞声、马蹄声顺着巷陌滚过来。

年轻民壮猛地将门板往断墙后一推,对年长的喊:“你带将军走!

我引开他们!”

说着抓起几块石头,往相反方向的巷子里掷去,石头撞在砖墙上“哐当”

响,果然引走了大半火把。

年长的民壮咬着牙,和随后赶来的三个黑影(原是藏在暗处的街坊)抬起门板就跑。

门板上的布包轻得揪心,却又重得像扛着整座太原城的骨头。

他们钻过塌了半边的门楼,蹚过结着薄冰的护城河支流,冰水浸透草鞋,冻得脚指麻,却谁也没敢停——身后的喊杀声追得紧,金兵的箭矢“嗖嗖”

擦过断墙,钉在他们方才藏身的草堆上。

火把的光在夜色里晃成一片,金兵的呼喊越来越远,扛木板的人才敢加快脚步,深一脚浅一脚往城南奔。

城南有个小村,村头老槐树下,早有户人家亮着残灯。

天快亮时,他们终于跌进城南那片小村里的矮屋。

村口老妪早听到动静,披着棉袄倚在柴门边,见他们来,二话不说便掩了门,用枯槁的手往柴房指了指。

柴房里堆着新收的黍秸,干草暖烘烘的,混着麦香。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天启大明 大宋第一女皇 铁马冰河肝胆照 反贼 双靥 剥夺金手指(清穿)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