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启大明 > 第六十五章 谁比我孙传庭更合适?

第六十五章 谁比我孙传庭更合适?(3 / 3)

!」

    为首的老者捋着胡须,双眼看着窗外黑漆漆的夜色,透着狠戾,厉声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其馀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默然无语。

    此时,西苑紫光阁,朱由校在接见孙传庭。

    「伯雅,陕西延绥宁夏一游,如何?」

    「回皇上的话,臣心里只有一个字,苦!地干水旱,百姓们,真的苦啊!」

    「有此感受,很不错。继续。」

    「皇上,臣这次巡边,在麻将军和洪巡抚的带领下,走宣府大同,直入府谷。

    三个月走遍绥德丶延安丶延绥镇丶榆林卫丶宁夏后卫和宁夏卫,在宁夏前卫与萧帅会合。

    不仅勘查了民情,还招募了骁勇青壮二万三千人,不负皇命。」

    「那你说说,陕西有没有破局良法?」

    「皇上在临行前,赐给臣的《潞水客谈》,就是良法。

    孺东公(徐贞明)在书中有提到他于万历五年上奏的《请亟修水利以预储蓄疏》,阐明只有兴修西北水利,发展西北农耕,让西北和九边军民自食其力,减轻东南地区赋重,才能民富国强。

    孺东公主张弃用聚散,行利水之法。

    臣一边拜读《潞水客谈》,一边实地对照,才明白孺东公所说的利水之法,就是指以疏导泄水为主,在兴修水利工程时要因地制宜,注重源头。

    还有在田间修建沟浍,确保畅通,进而防旱排涝,促进作物的生长。

    到了陕西,实地勘查一遍,臣才明白,孺东公说的『水不足会旱,水过多会涝。水是利是害,全在人之运用。运用得法则为利,反之则为害。』

    真是真知灼见!西北治理的不二良法!」

    朱由校欣慰地点点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伯雅这一趟,是真正的知行合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只有实践,才会彻底明白真理。

    徐贞明的《潞水客谈》,可谓是水利兴农良策,国朝无以逾此。你能认真拜读,并在实践中脚踏实地践行,朕很欣慰。

    嗯,朕看你跃跃欲试的样子,莫非要去西北践行徐贞明的真知灼见?」

    孙传庭不客气地说:「皇上,臣确有此意。洪巡抚也希望臣留在延安帮他,兴水利助农耕,帮他筹集粮草,安抚百姓。」

    朱由校摇了摇头:「不行,朕对你还有大用处。去西北兴水利助农耕,朕已经物色了一位人选,他比你更合适!」

    孙传庭有些不服气了,朝中还有谁比我合适?

    朱由校不慌不忙说出那人名字,孙传庭顿时哑口无言。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铁马冰河肝胆照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剥夺金手指(清穿) 反贼 大明补牙匠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天启大明 大宋第一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