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昭没有心思跟他们整官场上寒暄的这一套,直接就开门见山道:“你们也应该能猜到,我传你们前来的缘故了吧?”
“是。”离沈昭最近的那人开口,讪笑着开口,“郡主传我们前来可是为了城中那些百姓?”
“不错。”沈昭点头,指尖一下一下地叩在案面上,“洪涝虽已退,可清远百姓流离失所,饥餐渴饮,不知诸位大人可有什么见解?”
底下瞬间一片寂静,无人敢答。
沈昭看着这一幕,心中只觉得悲凉。
难怪城外那么多百姓的死活没人搭理,原来清远的这些官员遇事便只知道一味地逃避。
不知他们沉默了多久,为首的那人才上前缓缓道:“郡主,这件事实在不是我们不想管,而是我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是啊。”有人打头,其余人立刻跟着迎合,“郡主不知,我们这个地方赋税极高,府里头一年到头来没有几两闲余银子,且前些日子清远又才刚发了洪涝,我们这些人已经有好些日子没有拿到朝廷的俸禄。”
“可不是吗,如今我们这些人是自身难保,哪里还有闲心思去救助那些百姓们啊?”不知是谁又应了句。
全都是理由和借口,这群人眼中只有自己,从来没想过清远百姓。
沈重重拍了下桌案,怒声斥责,“这些不是你们对黎明百姓袖手旁观的借口!若是你们真的知晓自己的身份,就该担起这份责任来,如今百姓有难,你们不但不想办法帮着他们渡过难关,反倒是哭穷,推三阻四,既然如此,你们不如早日脱了这身官服!”
那些个官员本来就对沈昭有不小的意见,如今听她这么说,不但没有反省的意思,反而还纷纷恼了起来。
有人哼了一声,幽幽开口道:“郡主说得好听,您常年在皇城那种富裕之地,哪里知晓我们这些地方官员的苦,既然郡主可怜那些百姓,那口说无凭,郡主不如早日帮那些百姓脱离苦海,也好给我们这些人做做榜样。”
“郡主此次既是来微访,那也该关心关心我们这些人的死活,如今清远水患严重,郡主也该想想办法补添上我们府中数月来未曾收到的俸禄才对。”
“是啊,这件事情就有劳郡主了。”
那些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到最后居然开始向沈昭讨银两。
沈昭虽然早就猜到了这些人拿着朝廷的俸禄不办实事,可却也没想到他们竟然能无耻到这个地步,登时就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她今儿个可算是见识到了,真是好一出官官相护!
凤御宸冷冷扫了这群人一眼,他阴沉着脸,周身散发着十分慑人的气势,“老实些,若是有人再敢动嘴一句,我不介意现在就跟你们算账!”
众官员闻声,这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帝尊大人还在场,纷纷没了方才的气焰,一个一个耷拉着脑袋不敢说话。
沈昭被这些人气的肝疼,也知晓继续留着这些人是没什么用了,只叫他们先散了。
带前厅的人都走空后,她这才气呼呼地踹了一脚檀木椅,“这些人实在是贪得无厌!拿着朝廷的银子不做实事便罢了,居然还有脸伸手问我要,我看他们往日是得意过头了!”
“多行不义必自毙,他们这是在自寻死路,我们只等着秋后算账便是。”凤御宸长眸微眯,散发着一股危险的气息。
沈昭跟着点头,“也是,他们的事情可以缓缓,如今最重要的还是清远水患一事。”
“你打算怎么做?”凤御宸问。
沈昭沉思片刻,道:“那会子城外的百姓们不是说村庄受损最厉害吗?我们明日便过去瞧瞧。仔细看过才知道如何治理,坐在郡主府内想的主意再好,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也好。”凤御宸没有拒绝。
有了先前在苏州的教训,这次二人没有留在府衙居住,而是去了先前建好的郡主府。
府里虽然无人居住,可平日却是有仆人打理的,是以如今并不杂乱,反而还很条理有序,到处都整整齐齐。
再加上沈昭叫小厮们空出了不少客房收留那些难民,所以府里此刻十分热闹,百姓们听说郡主回来了,纷纷前去磕头道谢。
沈昭见势,忙叫人扶着他们起了身,“你们不必这么客气,这原本就是我应该做的。明日我们会亲自去受灾的村庄查看,这些日子你们便先住在这里,待村庄修建好后你们就可以回家了。”
“真的能帮我们把村子修建好!”百姓大喜,看向沈昭的眼神更加热烈。
“郡主可真是个好人啊,从前是我们误会她了。”
“是啊,咱们这些人在城外漂泊了这么些日子都没有人管,若不是郡主,恐怕我们早就已经命丧黄泉。”
“我们能捡回这条命全都是因为长乐郡主,若等着那帮狗官来救我们,恐怕是等到明年也不行的。”
百姓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到最后竟然还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