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昭挑了挑眉,语气里满带嘲讽,“知府大人动作可真快,我方才表明身份,你便冒了出来。消息这么灵通,先前你手下的这些人对百姓动手,还冒犯与我一事,知府大人不知道?”
“这,这这……”知府支支吾吾了半天,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赔笑道:“郡主,这都是手下人不长眼,下官日后一定严加管教!”
沈昭早就听惯了这些人的这套说辞,已经懒得搭理他,只施令道:“你不必急着认罪,这些事,日后自会与你算账,现下你要做的是先打开城门,放这些百姓入城,不叫他们继续流浪在外,无家可归。”
“这…”知府闻言,一时有些迟疑,久久都没有让人去打开城门。
沈昭瞧着他的态度,脸色立即沉下来,带着十足的压迫感,“怎么,大人不肯?还是觉得你能凌驾于我之上?”
“自然不是,自然不是。”知府连忙开口,可他嘴里虽这么说着,却仍旧没有让人去打开城门。
沈昭冷哼一声,恐吓道:“我提前知会你一声,此次我前往江南,帝尊大人与我同行。你不听我的话不打紧,若是惹怒了帝尊,那就好好掂量掂量自己有几颗脑袋够砍。”
凤御宸站在旁边,无奈看着沈昭,对方也察觉到他的视线,便偷偷捏了下他的手指。
“帝尊大人,帮帮忙啊。”这个时候一个令众人恐惧已久的帝尊自然比一个刚封的郡主要好用。
果然,知府一听这话脸色更加苍白。
先前他就听说了此次与长乐郡主同行的还有那位传说中杀人不眨眼的帝尊大人,这位爷的性子可是出了名的差,若是自己真的惹怒了帝尊,那后果可比死更可怕。
知府越想越慌,讪笑着说道:“郡主饶命!实在不是下官不想打开城门,只是如今城中粮食短缺,若是放这些人进去,他们闹起事来,城中岂不是要大乱?”
沈昭没想到她只是提了一嘴凤御宸,知府就被吓得大惊失色,不免觉得有些好笑——这些年凤御宸在外的名声究竟是差成了什么样子,居然能将人吓成这样。
凤御宸注意到了她带着些幸灾乐祸的眼神,幽幽瞥了她一眼。
沈昭见势,立刻就收敛了神色,直言正色道:“这些你不必担心,你只需照我所说的将城门打开即可,若是出了事我自会承担,再不济,我的郡主府里也可以收留这些流离失所的难民,总好过叫他们继续在外漂泊的好。”
她的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知府自然是没有理由再推脱,只能示意手下的官兵开了城门,让这一行人浩浩****的入了城。
城内似乎并没有受到洪涝的影响,街道两旁的房屋瓦舍都很干净,连一丝丝被洪水冲刷的痕迹都不见,不知是新整修过还是如何。
沈昭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反而还觉得有些古怪。
之前路过的城市哪怕遭遇涝灾都也算是热闹,从早到晚大街小巷都有人走过,笑闹声此起彼落,清远却静的可怕,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个人。
沈昭拧紧了眉头,质问道:“方至正午,为何街上都没几个人?城中的百姓呢?”
“回郡主的话,这两日天气较热,这个时辰百姓们都在家里头歇息呢。”知府低着头回答道。
沈昭听出了这话里有些不对,没等她再次开口去问,人群中就有大着胆子的开口了。
“他胡说!”说话的人是随着队伍一起进来的百姓,“郡主,如今清远城里有钱的人家都已经逃了,留下的大多都是像我们一样的穷苦百姓,而且前些日子我还听说府衙那边问百姓们要银子呢!”
沈昭眉心皱得更紧,问道:“要银子?什么银子?”
“过路银。”那人答,随后又道:“前些日子洪涝刚过,府衙的人就堵在了城门前,反是想要出城的人家每户每人必须上交五十两银子,否则府衙的人便不放他们过去。”
程玉清闻言,没忍住“呸”了声,“什么府衙,这也太黑心了!”
沈昭心中也有些恼,她看向知府,挥了挥手中鞭子,“知府大人还真是大气量!”
这群刁民,竟然还敢胡说八道,他抹去头上冷汗,带着哭腔地说道:“郡主明查啊,这些银子下官的确是收了,可下官也是为了城里的百姓着想啊!”
沈昭没想到他居然还有脸说是为了城里的百姓着想,险些被气笑,“你倒说说,是怎么个为百姓着想?”
“回,回郡主的话,下官不敢欺瞒,府衙收来的这些银子全都为百姓们购置粮食。”知府眼珠子转着,一看就知道所言不是实话。
果然,他的话音方落,人群中就传来几道不屑的嗤笑声。
沈昭眼中闪过一丝凛冽与审视,冷冷道:“这些事稍后我会叫人去核查,你现在先派你手底下的人去通知城中的所有官员到府衙来见我,务必让他们一个不落的过来,不得有误。”
知府一听,心中便知道这是大事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