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码头就那么丁点大,她家已经占了两门生意,一是卖青团二是开快餐。
还别说,哪门生意都不差,勉强都可以用赚的盆满钵满来形容了。
这已经够惹人眼红了,临春可不想再开个卤味店再来惹人眼红。
而且码头只是码头,码头上的生意做够了,她还想再开拓市场呢。
这镇上可就不比码头上更热闹?
再说了,码头上来往的除了那些来往不定的客商外,其他都是些苦力,消费水平普遍都不高。
这卤味,再怎么原料是猪下水,可成本再加上人力还要配料什么的等等,总归也是钱啊,她总不能按成本卖出去,总归是要赚一点的。
可在码头上开卤味店,只怕这价就要压的极低。
临春只要一想到自个千辛万苦才洗净的猪肠,仿佛手指尖上还残留着那古怪的气味,就不愿只赚一点的钱。
所以,她才会想把卤味店开到镇上去。
更何况,镇上的大多都是本地人,常年不会离开。
这才是发展老客户的好地方啊。
临春前世的时候就见过不少老字号的卤味店,有些号称开了几百年的都有,果然都有老客人光顾。
有些老客户还说,是从小吃到大的口味。
临春心不大,只想把自家石记的名头打起来,不管是石记作坊还是石记食摊,又或是石记卤味店,总归名声都是一点点的攒起来的。
有一日,有人提到石记就会让人联想到她家的炒瓜子,她家的卤味,她家的青团,这才能算是成了功。
她一手创办的石记,也能跟她前世见过的那些老招牌一样,一代一代的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