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春也明白林婆子毕竟年纪大了,年纪大的老人万事只求个“稳”字,原也不怪她。
当下,细细和她说道:“阿婆,卖青团是稳当,可日日都要风吹雨淋的在外头兜售,再说就我和我娘两个,能带多少青团去卖?”
“一天就算卖它个百八十个,也不过最多两百文,还要扣掉本钱呢?”
“您看,今儿个我给小虎子买了本书,可这书还是从书铺的杂货堆里翻出来,可就这也得五百文。”
“日后,我还想着要送小虎子去学堂里念书,先不说每月的束脩,光笔墨这就是一大笔的开支。光靠我们拼死拼活卖青团,只怕也难供得起一个读书人。”
“何况,若是小虎子有出息,日后考了童生还要考秀才,这光是赶考就是一大笔费用,到时候咱们拿什么出来抵?”
“地是得买,可如今咱们手上的活钱太少。我是想干脆就等日后,咱们手上有了更多的银子,到时候咱们一口气就多买几亩地。也不用自家种,就佃给旁人种。不过,如今嘛这点银子还是得用在刀刃上,不然怎么拿它钱生钱?”
旁的也就罢了,只要扯出小虎子,林婆子就没话了。
再说临春说的话,也都是有理有据,并不是强词夺理的。
其实昨晚上就说好了日后临春当家,做啥都由她,可临春也没想过就要做一言堂,何况她想要开食摊靠她一个人也是不成的,没有家里的支持,这生意也做不起来。
因此,就想着好好掰扯掰扯,让大家都明白她为什么想开这食摊,也好齐心一起把力气往一块使。
“再则,今儿个我跟娘也去那码头上看过了,阿婆您大约也许久没去过那了吧?就今儿个我跟我娘看的,真的是井井有条,除了官府以外,另还有个漕帮的专门派了人在那管着。”
“所以,哪怕我们家没有挡事的男人也不怕,只要咱们安分守己,诚心诚意地做买卖,不怕吃亏。”
码头上来来往往的都是人,且大多都是些男人,林婆子怕是不愿意让她和方寡妇两个在外头抛头露面,也有怕她们母女两个吃亏的意思。
“还有呢,忘了告诉阿婆您,就村头的王家,王二牛的哥哥王大牛如今就在那码头上管事呢。今儿个,跟我和娘都打了照面,日后有什么事咱们寻他就成。”
至于今儿个遭了贼的事,回来的路上临春就和方寡妇商量过,既然银子没被偷,小贼也抓了,这事就别告诉林婆子和小虎子了,免得她们担心。
临春一点点地都告诉了林婆子,见林婆子面上不解的神色慢慢缓和了,临春又说:“若是真要在那码头上开食摊,怕是我跟我娘还不够忙的,还要请阿婆过去帮忙做事呢。到时候忙起来,阿婆可千万别喊累!”
林婆子也是苦出来的,只要日子过得有盼头,哪会怕吃苦受累?
“阿婆虽然也是一把年纪了,可这老胳膊老腿还有劲呢,不怕你们使唤。”
小虎子一边听大人说话,一边吃猪油渣吃的可香,听到这忍不住嚷道:“我虽然年纪不大,可到底是个带把的,我也要去食摊上帮忙!”
还带把的!才多大的人?
怎么也轮不到他帮忙!
林婆子和方寡妇都笑了,临春也笑着说道:“当然也少不了你的活干,你啊,如今就要安安心心的准备好做个读书郎吧。好好念书,才是你要做的。”
虽说心里一千个一万个想念书、想识字,可小虎子不是不懂事的孩子,脸红红地小声道:“可是阿婆、娘,还有姐姐你们这么辛苦,我却什么事都不做,还要花银子去念书,我心里过意不去。”
临春拍拍小虎子瘦弱的肩膀,“你若是知晓家里人辛苦供你念书,就要好好用功,以后考个秀才回来,就是最大的懂事也是最大的孝顺了。”
重生前,临春看过网上的贴子,说是古代中秀才比考大学还难些,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她把可爱懂事的小虎子当成了亲弟弟,自然是希望他有出息,可是这读书的事,不光要勤奋要用功更还要有天资。
临春倒不是觉得小虎子脑子会不好使,只是若是期望太大给他的压力太大,她怕小虎子反而受不住。
能考个秀才,已经极难得了。
方寡妇难得的柔和了脸上的神情,似乎是在回忆什么般轻声开口道:“当年家里情况还不错的时候,我和你阿婆也商量过要送你去念书呢。可谁知道这日子越过越差,倒是耽搁了你。”
林婆子也一脸唏嘘,“咱们家就你一个男丁,原本想着不指望你还能指望谁?当时我和你娘是想哪怕咱们吃糠咽菜也要供你念书,可实在是……不过好在,如今你姐姐是个有出息的,也是咱们石家祖坟冒了青烟。只盼着祖宗保佑,你们姐弟两个都好好的,都有大出息!”
小虎子咬了咬嘴唇,一个劲的直点头,“我一定会好好念书,一定会用功!”
这便是说定了自家要开食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