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文坛新潮》(2 / 4)

的投稿内容早已超出了最初的戏谑范围,变得五花八门,光怪陆离,却又实实在在地反映了新朝之下涌动的思想活力。目前高居投稿热度榜首的,是一篇名为《从童真视角试解周易卦象新意》的奇文。作者署名竟是浣衣局的一名普通宫女,文中竟真用孩童玩耍时布片的折叠方式类比卦象变化——将布片对折比作“乾卦变坤卦”,边角折叠比作“爻变”,还结合自己洗衣时观察到的水波纹路,解读卦象中的“阴阳流转”,角度新奇,论证虽略显稚嫩,却充满了想象力,令人拍案叫绝。

紧随其后的,是李太傅一位得意门生偷偷投稿的《避暑山庄园林蚁群社会组织观察录》。这位门生素来受太傅教导,专攻经世致用之学,如今却写出这样一篇“旁门左道”的文章。文中详细记录了他在避暑山庄观察到的蚁群生活——如何分工觅食、如何搭建巢穴、如何应对外敌入侵,还绘制了详细的蚁群活动路线图,充满了实证精神。文章发表后,竟获得了不少好评,有人称赞其“贴近自然,视角独特”,与太傅平日教导的“死读圣贤书”大相径庭。

相比之下,李太傅那篇维护道统的严肃文章《论婴孩玩物对朝纲潜在影响之管见》,在众多新奇视角的冲击下,反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文中反复强调“婴孩应遵循礼教,不可玩物丧志”“圣贤之书不可轻慢”,言辞恳切却缺乏新意,在热闹的投稿中显得格外“冷清”。

李太傅看着澹台墨手中那制作精美的请柬,又听着他一番“恭维”的话语,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本想怒斥这奖项“荒诞不经”,却又被“入围终审”“敬请指导”的话语架住,若是当场拒绝,反倒显得自己小气,容不下新事物。他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接过请柬,重重地哼了一声:“哼,老夫倒要看看,这所谓的‘新风尚’,究竟是何等模样!”

颁奖典礼当日,现场气氛之热烈,远超传统的琼林宴。会场设在皇家园林的一处开阔地,四周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搭建了一座临时的高台,高台上铺着红色的地毯,悬挂着五颜六色的绸缎,显得格外喜庆。老二澹台战亲自率领着装整齐、英姿飒爽的“星辉营”女兵维持秩序——她们身着淡蓝色军服,腰佩短刀,站姿挺拔,眼神锐利,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少前来观礼的文人墨客,都忍不住偷偷打量这些女子士兵,心中暗自惊叹。

老四澹台鹊则在会场四周巧妙地喷洒着他特制的“清心散”。这“清心散”用薄荷、冰片、菊花等药材制成,气味清凉淡雅,据说能提神醒脑,驱散陈腐之气,让人更容易接受新思想。他背着一个小小的药箱,像个游医一样在人群中穿梭,时不时对着空气喷洒几下,引得众人纷纷吸气,脸上露出舒适的神情。

台下,来自天南地北的参赛者、看客、书商摩肩接踵,议论纷纷。有穿着粗布衣裳的寒门士子,手中紧紧攥着自己的稿件,紧张地等待结果;有衣着华丽的富家子弟,带着仆从,高声谈笑;还有不少书商,扛着沉甸甸的书籍,准备在会后抢购获奖作品的版权。整个会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充满了活力。

当主持典礼的礼官——一位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老翰林,高声宣布头奖得主时,全场哗然。“首届新风尚文学奖头奖获得者——刘翰林!获奖作品《论力量美学在当代社会关系中的积极意义初探》!”

众人纷纷侧目,看向人群中的刘翰林。只见刘翰林一扫往日的古板,穿着一身崭新的锦袍,红光满面地登上高台。他平日里总是不苟言笑,潜心研究圣贤之书,如今却意气风发,手持稿件,声情并茂地朗诵起来。

这篇《论力量美学在当代社会关系中的积极意义初探》,明眼人都看得出,其灵感或多或少来源于老二训练“星辉营”时那套“揍爹美学”——比如“以柔克刚”“出其不意”的战术思想。只不过被刘翰林用华丽的骈文和深奥的哲学术语重新包装了一番,将“扯裤腰带”解读为“突破常规束缚,打破等级壁垒”,将“撒惊神散”阐释为“扰乱敌方心智,实现精神压制”。

他朗诵得慷慨激昂,时而挥手,时而顿足,听得台下众人时而瞠目结舌——没想到这些“市井招式”竟能被解读得如此“高大上”;时而拊掌叫好,觉得这种新的论述方式新颖有趣。气氛热烈到了极点,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李太傅作为特邀嘉宾坐在前排,眼睁睁看着自己昔日的学生在那“离经叛道”,将“胡闹之举”说得天花乱坠,脸上的肌肉不住地抽搐。他又看到会场边缘那排热闹的书摊上,赫然摆放着精装版的《新风尚征文佳作三百篇》——其前身正是私下流传的《气死太傅三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满门炮灰读我心,全家杀疯了 原神:提瓦特的神枪手 尘缘寻仙 重生之在魔法大陆当辅助 人在盗墓:开局获得黑金古刀 半边柯南半边鬼,不是侦探不是人 不闯宗门了,靠灵珠建修仙世家 四合院:我对象又红又专 撩醒植物人老公后,我团灭了户口本 重生之为逸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