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闻丧下马,徐青人脉
津门原本下辖六县一州,州为小沧州。
后来万寿乡,临水坊擢升为县治,便成了八县一州,其中临江县更是在经世之才陈光睿的治理下,在短短十年间,便成为了津门下辖第一县。
永安元年,大晏天子登基逾二日,便提拔陈光睿为津门知府,如今两年过去,津门府已然政通人和,大有朝着天下第一府迈进的趋势。
祭礼结束后,朱怀安曾有意无意透露出想要陈光睿离开津门,去往别处治理地方的想法。
「爱卿乃治世能臣,如今津门政通人和,若是爱卿去往他处,想来也能再造出第二个津门。」
然而陈光睿闻言却摇头道:「津门有今日兴盛非臣一人之功,实是辖下民众深耕之果。此地民情如火,百业始兴。臣在此十数载,深知其脉络筋骨,若去往他处,则未必会有如此成效。」
陈光睿心里也十分困惑,这一二十年间,津门带给他的感觉与别的地方截然不同,他总觉得暗中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影响着津门。
不然这一府辖域,又怎会接连二十年都风调雨顺,甚至连匪盗不平之事都逐年递减?
方才祭礼结束,他认识的丧葬行掌柜也曾向他感慨,说丧葬生意不好做,近些年津门斩首的人越来越少,还说希望他能多接收些其他地界的死囚,放在津门行刑。
这样也算是变相提升津门的产业发展,提高丧门的知名度.
不过不管真相如何,津门与别处风气不同的事,陈光睿却是深有体悟。
天子对他有期望,固然是好事,但也要认清现状,及时降低对方的期待,如此方能做到稳中求进。
津门府,荣升茶楼。
今日杠房扛把子徐青包了一整座茶楼,只为趁着这次祭礼的机会,和津门各州县的杠房管事开一次丧门交流大会。
以前这些人多为临江县杠房员工代为交涉,他们大部分人甚至从未见过徐青,但却并不妨碍众人对徐青打心眼里钦佩。
一个能统管整个津门丧葬行当的人,一个能绕过礼部,绕过鸿胪寺,全权负责一整个皇家祭礼的人,莫说全天下,就算古往今来掰着指头数,那也没有第二个。
徐青俨然成了在场所有人眼里公认的当家人,有举办『皇丧』的这份荣誉在,只要大晏朝廷还在一日,津门吃殡葬这碗饭的,都得感谢人家徐掌柜!
就像今日,三千两的祭礼费用,在场八家杠房,每家都分了不下二百两的薪酬。
在场众人没人知道这徐掌柜是怎麽把皇家最高规格的祭礼,压缩至不到一千五百两的成本。
那些祭祀所用的礼器丶服饰,还有各类神御之物,加在一起就算不值万两,那也不该是一千多两白银所能拿下。
唯有徐青心里清楚,那些所谓的服化道,都是他游历大雍皇陵丶鬼王陵丶阴尸宗等各大闻名景点,所得的纪念品。
这些物件丧葬行里等闲也用不上,但却正好适合拿来应对皇家祭祀。
减去这些不必要的大头开支,剩下的便是最不值钱的人力费用。
即便如此,徐青还是按远超平时十倍的工价,给所有帮忙操持祭祀的人,发了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