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同人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289章 王元姬

第289章 王元姬(5 / 7)

、学礼仪。

府里的人都说,有元姬这样的少夫人,是钟家的福气。

正始元年(公元240年),曹叡病逝,年仅八岁的曹芳继位,由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

自此,曹爽的野心越发膨胀,他大肆提拔亲信,排挤司马懿一派,甚至连郭太后都被他迁到永宁宫软禁起来。

朝堂之上,人人自危,司马昭整日忧心忡忡,回家后常常唉声叹气。

元姬见他如此,便温了一壶酒,陪他坐在书房里。“二郎,我知道你担心司马懿大人的处境,也担心钟家会被卷进去。”元姬轻声道,“可如今曹爽势大,咱们硬碰硬,只会吃亏。司马懿大人久经沙场,城府极深,他定然有自己的打算,咱们只需按他的吩咐行事,守住自己的本分,等待时机便是。”

司马昭叹了口气:“可曹爽已经开始削夺我们的兵权了,再等下去,恐怕……”“越是危急,越要沉住气。”

元姬打断他,“你还记得父亲当年教你的‘守正、明辨、包容、坚韧’吗?现在便是‘坚韧’的时候。曹爽行事张扬,不得人心,他越是打压异己,就越容易出错。咱们只要不给他抓住把柄,等到他出错的那一天,局势自然会逆转。”

果不其然,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去高平陵扫墓之机,发动政变,控制了洛阳城,史称“高平陵之变”。

政变当天,司马昭接到司马懿的密令,要他带兵守住司马门,防止曹爽的亲信进城。

他心中紧张,临行前,元姬握着他的手说:“二郎,此去务必小心,记住‘不滥杀、不急躁’。司马懿大人要的是平定叛乱,不是滥杀无辜,你若能做到这两点,便是大功一件。”

司马昭点点头,带着兵去了司马门。

他谨记元姬的嘱咐,遇到曹爽的亲信,只下令“拿下”,不允许士兵随意杀戮;遇到想进城的百姓,便耐心解释“城内有变故,待局势稳定后再让你们进城”,始终保持着冷静和克制。

高平陵之变最终以司马懿的胜利告终,曹爽及其亲信被诛杀,曹魏的政权落入司马懿手中。

事后,司马懿论功行赏,特意表扬司马昭“治军严明,不滥杀无辜,有大将之风”,还赏赐了他许多金银珠宝。

司马昭回到家,把赏赐交给元姬,笑着说:“这些赏赐,有一半是你的功劳。若不是你提醒我‘不滥杀、不急躁’,我恐怕早就闯祸了。”

元姬接过赏赐,却没有丝毫喜悦,反而皱起了眉头:“二郎,我倒觉得,这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司马懿大人虽然平定了曹爽,可他手握大权,陛下年幼,今后朝堂的局势,恐怕会更加复杂。咱们钟家,怕是再也无法置身事外了。”

司马昭闻言,脸上的笑容也淡了下来。

他知道元姬说得对,高平陵之变后,钟家与司马家的联系更加紧密,今后司马家的兴衰,便与钟家的兴衰息息相关。

而元姬,这位从东海王宅走出来的女子,也将在这场更加汹涌的魏晋风云中,继续以她的智慧和坚韧,守护着钟家,也影响着历史的走向。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虽掌控朝政,却并未急于篡权,而是以“辅政大臣”的身份稳定局势。

正元元年(公元254年),司马懿病逝,其长子司马师继掌大权,废除了曹芳,立曹髦为帝。

两年后,司马师在平定毋丘俭、文钦之乱时病逝,司马昭接过了兄长的权力,成为曹魏政权的实际掌控者,被封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后又进封晋公、晋王。

随着司马昭地位的提升,钟府也变成了“相府”,往来的官员络绎不绝,府中的事务也越发繁杂。

元姬作为“相府夫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她不仅要打理好内宅,还要应对前来拜访的官员家眷,处理各种礼仪往来,同时,还要继续为司马昭出谋划策,辅佐他应对朝堂上的各种挑战。

当时,曹魏的旧臣中,仍有不少人忠于曹氏,对司马昭的专权不满。

甘露三年(公元258年),镇东大将军诸葛诞在寿春起兵反叛,还联合了东吴,声势浩大。

司马昭接到消息后,决定亲自率军出征平叛。

临行前,他把元姬叫到书房,忧心忡忡地说:“诸葛诞手握重兵,又有东吴相助,此次出征,恐怕短时间内难以取胜。洛阳城空虚,若有人趁机作乱,该如何是好?”

元姬沉思片刻,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农民将军 如何拯救德意志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一梦维艰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古人看我玩原神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