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去了偏见,扫去了戾气,也扫去了被遗忘的真相。”
云霄走过来,递给她一株从沉渊兽栖息区采来的晶石草:“地脉的记忆比我们想象的更长久。它记得沉渊兽曾是守护晶石的灵兽,记得尸巫一脉本是安葬亡魂的祭司,甚至记得阐截两教,曾一起在昆仑山下种下第一株灵桃。”
远处传来孩童的笑声,之前那个抱着幼兽哭泣的孩子,正骑着一头温顺的沉渊兽,在田埂上慢慢行走。幼兽的母亲跟在后面,用头推着装满灵种的小车,车辙压过的地方,灵苗正节节拔高。
通天教主望着这一幕,突然对身边的弟子笑道:“回去后,把碧游宫的后山开辟成牧场吧。让这些沉渊兽,也尝尝我们截教的灵草。”
元始天尊的庆云里落下一本空白的典籍,他提笔在封面上写下“洪荒生灵志”五个字:“以后,别再分什么仙、妖、兽了。能守护地脉的,便是洪荒的子民。”
夕阳西下时,赵公明站在新补种的麦田里,看着沉渊兽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地平线。
它们要去修复被混沌之气污染的地脉,用纯净的晶石能量滋养那些枯萎的土地,就像一场漫长的赎罪,也像一场迟来的回归。
地脉深处传来细微的嗡鸣,那是沉渊兽在净化晶石的声响,混着灵苗生长的沙沙声、百姓耕作的吆喝声、远处传来的钟鸣声,汇成一曲奇特的乐章。赵公明玄甲上的纹路与这乐章共振,泛着温暖的土黄色光芒,仿佛在诉说一个古老的真理——
洪荒的大劫,从来不是为了毁灭,而是为了让所有生灵明白,大家本就扎根于同一片土地。所谓的道统、族群、异类,在绵延不绝的地脉面前,都只是这片土地上,互相依偎的生灵而已。
晚风拂过麦田,新苗在风中轻轻摇曳,穗尖的芒刺反射着最后的霞光,像是无数双眼睛,望着这片正在重生的大地。
而那些深埋地下的地脉纹路,正悄悄将今日的故事刻进岩层,等着千百年后的生灵,在翻开土地时,能读到这段关于包容与共生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