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三百零四章 明藩的商会

第三百零四章 明藩的商会(1 / 2)

第305章 明藩的商会

为了增加税收,所以朝廷也给商业开了方便之门,像路引制度就被朝廷乾脆废除除了。

在废除路引制度以后的几年之內,因为明灭八旗战爭和明莫南洋战爭的外部因素在,朝廷並没有感觉路引制度废除以后,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毕竟户籍制度还依旧存在,像家家户户多生几个孩子,是能在朝廷这领一笔银钱的,而且徵税的时候,也会有杂项税要从户口上徵税,直接征每一户人家。

只不过在完全依赖户籍制度,废除路引,允许百姓、乡民在各县各府来回窜以后,各种各样的鸡鸣狗盗之流就窜出来,开始在民间数目变多了。

也因此,在崇禎二十一年的六七月份,外查三晋、湖广、江南、山东等地,外查的內容也不再是过去考成法的贬官、升官那么简单了,还有隨行的刑部官员。

凡是这些外查地区內,鸡鸣狗盗盛行的州府衙门,会对地方上的盗窃罪犯、人贩子、採淫贼、抗税商士等的查案进行监督,並且核对当地户口、人丁的数目。

外查的力度以往都是草草了事,但这一次確实是力度很大,光是南北西三京的刑部、督察院、

大理寺,就有官员百余人,其他还有像六科给事中、吏部、户部以及工部官员,总数是五百三十九人,阵仗大,要求也多,直接干係当地官员的升迁事宜。

在关係到大明这些官员的升迁问题上,那这其中可以贪墨的地方自然也不会少,只要有胆子收取地方贿赂,这么一趟外查过去,赚个南京一套亭台楼阁,自是不成难题。

皇帝自然也很清楚这一点,也是让在地方待著的锦衣卫暗子监视著,只要查到,就都把名字报上来。

只要这些官员中在外查之后,有大买特买的事情,或者把大笔金银存储到大明境內的银行,就抓起来细细盘问钱的来歷,即可一网打尽那些贪官污吏。

伴隨著明朝扩张的脚步走得越来越远,明藩体系也越发稳固,除了倭国的德川家因为经歷过惨痛的江户大火,还对宗主国大明尚存怨恨的小心思,其他明藩国家都已经有些习惯了。

十几年时间,对於歷史来说只是一个短短的片段而已,对於大明国祚而言,也显得很短暂,但是对於这些明藩国家的统治者个人而言,已经是足够久了。

明朝从濒死状態,很快的恢復了生机,並且气吞万里,在吞灭后金八旗以后,迅速四面八方的发动了军事扩张,真就远迈汉唐了。

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先进,就是这些明藩国家的正常操作了。

首先就是倭国和朝鲜,这两个明藩国家是一前一后的在自己境內,颁布了类似於大明朱元璋时期,推行明朝的“设立社学”制度。

也就是在自己境內,推行汉字教育,语言很可能是调整不过来,但是这两位都是受中原王朝影响深远的“逆子”,即便说是语言已经在搞独创,文字多多少少都在背书汉文。

汉文的优越性,以及大明现在的强势扩张,国力的增强,吸引著这两个明藩国家准备普及汉字,並且相继实施了。

倭国做的就更加彻底,他不仅仅是学习文字,还从境內寻找商人设立类似於皇商的幕商,这些商人专门为幕府效力,幕府也给他们权利在一些地区,可以进行垄断式的发展商业。

他的这种方式在海商中,则乾脆允许这些海商们私自开建军港,让他们能在这些地区建造炮船,去海外看看能不能凑凑热闹。

又为了避免出现脱离掌控的海上幕商,变成海上倭寇去和明朝爆发矛盾,德川幕府在这些商人中还安插有一些幕府人员进行管理,这其实就是在学著朱由检操控皇商差不多的做派。

不同的地方,只不过皇商不允许私自开建军港,皇商的所谓炮舰,其实也就是武装商船而已,

左右前后中间加一块,也就十门左右的火炮而已。

而倭国的动作在朝鲜其实也差不多,他也搞了一些民间商人,让这些人围拢在李氏王室的周围,並且他还搞了一个商会,就搞得更像明朝现在了,让商人也能参与到李氏朝廷內部,来对抗朝鲜王国的文官集团,只能说,不愧是朝鲜。

万历援朝期间,朝鲜的做派那用明末朝局形容都是在掩饰了,朝鲜是派系斗爭真正够多够乱的时期,不仅仅是大明这边会感到自愧不如,恐怕蒙元时期的內部浑斗者们,也会觉得李氏朝鲜的实在逆天行为。

没有所谓的正义,只有利益驱动这些党派彼此爭锋相对。

朝鲜王国在王子李溴的带动下,主动学习明朝搞商会,然后还想推动商会一样加入到吏部,以及干预地方事务,是立刻引起了群臣浑斗。

这些朝鲜文官彼此之间骂战激烈,后面乾脆就拳头相向,真打起来了。

有一派官员认为学习明朝的先进经验,让商人为主体的商会加入到吏部任官、贬官的裁决中去,是学习宗主国的先进政策。

而另

最新小说: 玄幻:我能掠夺女主气运主角哭了 ra3之异世冒险 凡人修仙,从种葫芦开始 盘龙从刷新分身天赋开始无敌 出宫当晚,被疯批帝王强取豪夺 徒儿,別祸害为师,去祸害你未婚妻吧 ABO我那善妒但貌美的反派妻子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生死299天 抗战:天下第一孔二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