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二百七十八章 传国璽!

第二百七十八章 传国璽!(1 / 2)

第279章 传国璽!

按照朝廷兵部的意思,这两年是要对西域再次开打的,而时间是刻不容缓,但如何打,什么时候才能瞅准最好的时机,全凭孙传庭自己决定。

毕竟是孙传庭,可以说是大明武官里头,最有锋锐的一个。

朝廷最不放心的是他,但说句十分矛盾的话,也指著孙传庭最能打仗。

最硬的茬子,都是孙传庭一手在打。

按照皇帝的意思,大明现今有四个兵事最得力的官员,孙传庭最擅长与游牧野战,陈奇瑜极擅攻坚,加上个洪承畴懂得排兵布阵,而另外加上个毛文龙,评价说:九方游龙,

像是只捏不死的泥鰍。

而孙传庭一边和兵部商议,一边也在三四月份开始,就增加了自己魔下各镇对哈萨克汗国出击的频次。

直到突发意外,年中出现了一场大事,那就是一具龙袍尸骸的发现,以及曹变蛟那从西夷使团私藏中,找到的锦绣包裹內,发现的许多物品,是搅动起了风云。

消息和军务之间彼此来往,到兵部手中,洪承畴结束东洋事务刚回来没多久,和陈新甲是关於此事第一时间推到了司礼监手里。

要知道,大明朝是有那么一位皇帝,在明朝都是认定没死,且彻底从千万人眼中,跑掉了的。

传闻之广,编排的文集、范本之多,甚至可以动摇整个大明国本!

这毕竟是事关皇家,內阁能过问,也得皇帝自己先看了再说。

要是真的闹大,可是会变成皇帝必须祭天告祖,所有军务和朝廷政令都要顛倒暂停的大事情。

甚至於这个事情被列入兵部机密,连下级官员都不敢透露,就怕闹到民间去。

但是,这毕竟是明朝。

这种事情根本瞒不了太久,仅仅是孙传庭的报告到了南京城的第五天,事情就闹到了民间小报上头,而且数量非常多,以至於兵部急切想要用五城兵马司来控制舆情,都没能第一时间控制住。

有一个身穿龙袍的户骸在西域被找到了,就这么一个消息,以大明朝那爱传播舆情和吃瓜的百姓,以及爱给皇帝偷偷挑事儿的文人士子,就给他想方设法的捣鼓出来,在民间疯狂传播。

朱由检对於此事的態度,主要就是困惑和狐疑。

狐疑的是这具户骸的身份,他到底是不是歷史上传闻偷偷溜走南京的建文帝,朱允蚊

这么件事落到他手里,本来第一个想法是打算將其坐实,来用作继续对布哈拉一同动刀的藉口,反正以孙传庭现在手头的兵力,一口气解决哈萨克汗国和布哈拉汗国也没什么问题,完全是顺带看的事情。

但是现在—

朱由检却犹豫了,总感觉不划算。

感觉这么操作不大对劲,自己如果坐实了这一点,怕不是得给这所谓的“建文帝原身”平白造那么一个帝陵来安葬

毕竟都是老朱家的人,朱老四在清君侧时也没否定朱充的正统性,现在自己这朝在西域那么老远的地方,找到了失踪的建文帝,不修一个正常规格的帝陵来安葬他,是很难说得过去的。

一个帝陵,明代虽然没有韃清那么的奢侈,但动用的人力至少都不会少於两三万人。

这些征役虽然现在断了,但用来营造帝陵的丁口依旧需要有,於是现在用的人力很多都是各地的罪犯,和一些民间的职业工匠,

加上供给他们吃的粮食,和各种其他费,一干就干十几年时间,成本高达数百上千万两的银钱费。

这么大的成本,朱由检当然是不可能接受,他是立刻召见群臣,就提出关於这位,突然被西夷从布哈拉汗国沙漠挖出来的龙袍户骨,到底是什么身份的问题。

一者试探文官们的意思,到底怎么看待此事,二者也请懂衣装的文官替自己去查查,

这龙袍是哪朝哪代的龙袍,户骨又是哪个皇帝的户体。

这件事闹到现在,朱由检一方面派了李若璉压制民间舆情,一方面是把那些背后嚼舌根的文人墨客,通通抓到詔狱。

鬼知道其背后会不会有助推的幕后之人,打算刻意挑动朝廷纷乱,有所图谋。

包裹中的印璽与孙传庭的报告,是分两拨送抵的京师的,並且除了这些包裹,还有地方礼部官更呈抵京师那一百来个西夷。

这些西夷的身份中,有一些国家是明朝官员不知道的,比方说波兰人和瑞典人等等,

但都声称是他们国家派来朝见明朝皇帝的使者。

如果是过去,这么多人,代表那么多西方国家前来明廷朝见皇帝,不用说民间了,哪怕是朝廷里头的文官集团,也会將此事拼了命的刻意宣传,在自己的笔记和文集里头来那么一笔恭维天朝上国的话。

但现在毕竟是其所谓使团闹出了挖掘龙袍户骨,和明廷已经朝贡体系改制了的特殊情况,朝廷对待起来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

最新小说: 玄幻:我能掠夺女主气运主角哭了 ra3之异世冒险 凡人修仙,从种葫芦开始 盘龙从刷新分身天赋开始无敌 出宫当晚,被疯批帝王强取豪夺 徒儿,別祸害为师,去祸害你未婚妻吧 ABO我那善妒但貌美的反派妻子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生死299天 抗战:天下第一孔二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