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一百零六章 能抵彼岸者,便赦其不死!

第一百零六章 能抵彼岸者,便赦其不死!(2 / 2)

前发了怒。

最后一句“去吧”止住了亲信太监的颤抖,躬身退下,到了殿外转角,看不见人了,

他才伸手拂袖擦擦额前冷汗,皱著眉,自认倒霉要去办这等作孽的事儿,

太监出了宫门,一路朝外走,叫来一队番子,都带上马匹,朝著南京城外就去了。

在大明控制的科尔沁草原,是有一批孙传庭拦下来,追回的蒙古妇孺。

这些人没能跑得掉,因为蒙古包都是各自分散的,哪怕知道明军来打,也已经太迟,

这些人也就没能跑掉。

这些人加在一起也有十二万,即便都肯定手中有马,但是这些牧民得信太迟,或者乾脆没有得信,再加上有的人蒙古包扎远了,反应过来时已经被明军包围,也就被明军挨个抓起来。

这些可怜人被留在军营里,吃明军发的救济粮,他们自己手中的牛羊,则是被明军收走了。

孙传庭的想法是想把这些人口抓到辽东,去补充辽瀋地区的人口,他想法简单,就想想扩大辽瀋土地的屯民数量,將地区人口恢復过来,然后辽东地区將来可以凭藉人口的恢復,实行军屯自给自足。

这种方式也是大明朝在万历旧年,一直以来在辽东的基本汉民统治方式。

只不过原本的百万人口,要么已经被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折磨杀光,要么就是在万历、

天启年,挪到辽西走廊的前后屯进行重新开垦,数量也锐减至四十来万。

现在恢復人口,对於孙传庭而言,只能是把这些韃靶妇孺拉过来凑数,汉民流入辽东,速度缓慢,他也等不起。

崇禎十年的四月三十日,一队番子保护著南京来的亲信太监,来到了辽阳,带了崇禎皇帝的口諭。

一番口諭,不会留下任何把柄到后世。

內容从太监口中说出来,令孙传庭的浑身汗毛炸起,但並未在御前太监的面前暴露出来半点。

这份口諭內容,是一段带著隱嗨意思在內的明旨,

“朕欲查蒙古儿郎水性,命尽遣之辽东试渡倭国,能抵彼岸者,便赦其不死!”

最新小说: 四合院:开局一千亿,众禽跪下! 封神之铁血艳影 诸天武侠:从截胡小龙女开始 大明海盗之七星宝石 长生从收养妹妹开始 身为神话副本BOSS的我加入聊 神话水滸:从镇压天罡地煞开始 红楼晋升之路 催眠后,她们都想要控制我? 全职法师:天与咒缚,肉身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