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一百零六章 能抵彼岸者,便赦其不死!

第一百零六章 能抵彼岸者,便赦其不死!(1 / 2)

第107章 能抵彼岸者,便赦其不死!

有了这帮支持孙传庭的文官集团支持,皇帝才能得心应手的暂时安抚朝臣。

皇帝年纪上来了,做什么事情的確是更加容易。

古代皇权本身,也是与皇帝自身状况息息相关的,皇帝如果身体健康,皇嗣尚可,威望就会隨著年龄增长越来越重,到死为止。

朱由检此刻就是这样,他已经成年了,对外战爭屡屡大胜,行事作风冷酷无情,周围的朝臣往往十分畏惧自己。

而自己现在下达旨意,几乎是不会有太大阻力,这就是一个大明成年的皇帝该有的权威。

明朝中期之所以显得內阁权力比较大,是因为皇帝往往上位的时候太年轻,或者说太小,內阁辅臣的权利就显得比较大,占据很大话语权。

但皇帝往往是成年后,就开始收拢官权,將权力笼络到自已手上,而內阁的首辅要想混个好下场,就最好是甘心过渡,像张居正那样,下场太淒凉,不好。

这是一套专属於大明的制度设计,设计者並非是明太祖朱元璋,而是歷任皇帝一步步参与推动出来的结果。

比方说司礼监执笔,批红权、票擬权,其实都是中枢集权的皇帝,主动下放权利的一种表现,而並非是皇帝需要內阁授予加章,来將中旨变成圣旨。

皇权下放权利,与被后世人以为是中旨权责不等同於圣旨的理论,是不同的两种意思像现在的情况,皇帝驳回了內阁、兵部对孙传庭的弹劾,然后给出最终裁决,並不需要內阁是否同意。

而是皇帝参与进来,內阁、朝臣希望处置孙传庭,反而需要皇帝的明旨给予其权利,

去处置地方封疆。

明代的皇权是秦制皇权的巔峰。

歷代皇帝不断增加其中关节,经歷了朝代更迭,巩固了本身权威,使得秦制本身,官权需要依附皇权才能行使自身权力。

严嵩、高拱、张居正等权臣,一旦失去皇帝信赖,他的权威便会自然崩解。

朱由检现在得头疼的事,就是关寧铁骑和辽东铁骑两家的重建了。

祖大寿一死,毫无疑问,適合重建辽东铁骑的人就是其弟祖大弼,祖大弼勇猛过人,

魔下也有辽东铁骑,有这些骑兵底子在,想要扩大骑兵数量还算是容易的。

关寧铁骑与辽东铁骑同出一脉,其实还是可以慢慢恢復的。

总之这上万骑兵的恢復,准確说是补充超过一万两千人的阵亡数量,朱由检感觉压力很大。

还是得快些结束其他战线,把兵力收回来,拖累太大了。

像莫臥儿的战事,再打下去,朱由检確实有点受不了,讲实话朱由检是没想到莫臥儿那么扛打。

从陈奇瑜再次发动强大攻势,大军凿烂了博格拉,兵锋南下,接连攻克许多村落土邦,但在进攻沙贾普尔时又被挡住了。

不仅是沙贾普尔这个西孟难民聚集区,陈奇瑜没能吃下,连重要的巴布纳地区也没能打下。

这是因为后勤不济的因素,这后勤拉到辽东,拖了南洋两个月时间,使得南洋攻势减缓,

为了支援辽东战事,大明调集各路精锐数万人,这些补给商船和漕运都拿出来,供应辽东了。

这样的情况其实是令朱由检有些吃力,他那段时间一直忙於此事,很忙碌。

现在辽东局势结束,但补给依旧难以抽调。

毕竟一些援军撤回原来驻地,但是辽东的补给路线其实已经深入了科尔沁地区,正在修筑小型的屯堡。

这段时期,依旧需要大明持续的把补给运输到更远的地方。

那好,既然要吃地,又在长城以外的地区驻屯堡防御,那这个补给的压力,至少半打大明的驮马都要用在科尔沁了。

这是没办法的,建筑材料、工匠、工匠的吃用、保护工匠要维持的骑兵、骑兵们要吃的粮食等等的物资,通通要在內陆地区用骡马运。

毫无疑问,从女真、蒙古人手里抢夺来马和牛,是不够用的,还需要大明提供大批关內的骡马。

多大数量呢

四万。

少不得要四五万匹骡马,来给屯堡搬运粮食和材料,而无奈的是,大明朝此刻拿不出这么多骤马那么解决的方式,就只有一个。

为此,朱由检第一回,下达了最残酷的法令。

他坐於案前,眸光发冷,自己也从未想到自己会有一日做出如此抉择。

天上大日已经西垂,橘红艷阳恰巧照射不到这头的玻璃,黑暗遮蔽了皇帝的上半身,

有些阴沉,看不大清。

有亲信太监小心翼翼地凑到前来,恭敬跪到地上,听候皇帝的吩咐。

皇帝只有寥寥三句话,太监骇然失色的细问一句,其他再无更多,大殿周围的所有人都跪著,皇帝桌案前有一些杂乱的奏疏在地上,显然先

最新小说: 玄幻:我能掠夺女主气运主角哭了 ra3之异世冒险 凡人修仙,从种葫芦开始 盘龙从刷新分身天赋开始无敌 出宫当晚,被疯批帝王强取豪夺 徒儿,別祸害为师,去祸害你未婚妻吧 ABO我那善妒但貌美的反派妻子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生死299天 抗战:天下第一孔二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