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液体面包之称的格瓦斯,将饼的风味发挥到了极致,且风味不会和奶油相撞,反而让奶香更显浓郁起来。
可丽饼味道并不复杂,制作材料和方法也简单,但在对方的配方下却能有如此口感,真是妙极。更不用说对方打发的奶油十分完美,在芒果酱的搭配下,味道极赞。
随后,虽然这位选手在酥脆的表现度上差强人意,但仅凭口感和配方的巧思,还是赢得了评委的广泛好评。
看到第一位选手的点评过程,闵希就知道,这节目确实不俗,毕竟只吃一口就能品尝出配料不同,足以说明评委的能力。
不过这帮评委等了将近许久,味蕾正是敏感的时候。就是不知道之后几个选手作品的品尝中,他们是否能保持如此高的敏锐度。
闵希刚这么想,只见他们就来到第二位选手跟前,并且节目组一人递上了小半杯大约一两口的水,看样子是为了漱口,以免影响后续点评。
闵希见状点了点头,身旁的张母也点头称赞,闵父排在第六个,如果前面的选手作品让评委们混乱了口感,对闵父来说肯定是不利的。
当然,现在二人并不担心名次,只事希望结果公正罢了。
“这是,英式奶油酥饼?可味道不像啊。”
有一位评委询问,面前的选手所制作的小甜饼,和他以往影响中都不同,又有一种极为相似的感觉,甚至让他脑海中浮现出过去的画面。
“罗伯特评委你好,我制作的是改良版的古早美式小甜饼,根据1796年阿米莉亚西蒙斯所着的《美国烹调法》里的菜谱,增加了奶油的比重,且添加了薄荷粉以及杏仁粉。”
“难怪你的作品,会让我想起我的祖母,当年我的祖母就是按照那本书的菜谱做小甜饼给我们吃。”
说着,那位年约六七十岁的评委不禁红了眼眶,对方也到了当祖父的年纪,此刻回忆起儿时的祖母,有些感怀是自然。
之后的选手们,评委皆一一点评,现场的观众都十分认真地看着台上,仿佛跟随着评委表情和描述也品尝到了美食一样。
直到评委们来到闵父跟前,其中有几位看着明显有着说法的摆放方式,还没品尝先询问道:
“我们可以知道,你的作品名称吗?”
闵父面上带着笑意对众人道:
“我的作品名是:倒扣的果篮。”
等翻译为评委们解答后,只听一位评委立马回问道:
“为什么是倒扣的?而不是正放呢?”
显然所有人,除开张母二人外,都很好奇为什么闵父如此摆放。
随后闵父就将理由告诉给众人,自然又引起许多人的惊叹。
这位华夏选手,不仅仅是在造型上满足农场的主题,就连在摆放上都更贴切于生活。
“很接地气的作品,恰如我们的主题那样,在田园乡村,确实灰尘比较大。”
等评委们切开“苹果”,品尝其中滋味时又是数个问题纷至沓来。
“你的果核里放了什么东西,竟然定型如此完美?”
“我放了少量杏仁牛扎糖,并在还未回温前定型,10个里面成功了6个。”
“为什么你的蛋糕是白色的?”
“我加了木薯粉和蛋清,这样可以入口即化。”
“你肯定还在蛋糕里面加了什么东西,否则它的口感不会如此特殊!”
听到那位评委的话,闵父面带自豪道:
“我加了来自我们华夏的米酒,加了米酒可以使蛋糕的口感更浓郁醇厚且气泡更有层次。”
蛋糕的气泡是由蛋清打发后决定的,往往都是大小一致的气泡,想要大小不一致的气泡模仿毛巾的轮廓,加酒再合适不过。
几个问题后,几位评委彻底对这来自华夏的主厨刮目相看。
没想到他竟然能对题目理解地如此透彻,还结合了东方的美食以及传统技艺,回想起最初他们看到闵父用糖浆制作提篮时的场面,众人不由面露赞叹。
等闵父回答完了所有问题收到了评委们一致好评后,看向台下的张母二人,面上不由露出一丝笑意。
张母见状却对一旁的闵希道:
“看给你爸臭美的,他蛋糕和奶油里头都没加多少糖,人家指不定觉得味道还差点。”
闵希知道张母这是担忧了,她说的也不无道理,不过评委们已经吃了几位选手了,到了闵父这里,对糖的耐受也提升,应该是影响不到结果。
闵希知道张母这么说,是觉得一会评委的评分要是没有达到闵父的预期,闵父会失望,才故意这么说。
闵希却宽慰道:
“其他选手也十分优秀,反正爸这回无论多少名次,肯定都不虚此行了。”
张母闻言,也点头充满感叹道:
“你爸本来就不差,他一直是我心里最优秀的那个,只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