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的向阳,坐在油灯旁。孩子醒着的时候,会用他那双乌溜溜的、尚未完全聚焦的眼睛,茫然地望着跳动的灯焰,小手无意识地抓挠着。
顾清欢拿出那枚铜铃,在他眼前轻轻摇晃。
“叮当……叮当……”
清脆的铃声在地道里回荡。
向阳似乎被声音吸引,小脑袋微微转向铃声的方向,小手挥舞着,想要抓住那看不见的声源。
顾清欢看着这孩子,看着这铃声,看着周围在绝境中依然顽强生存、守护着新生命的人们,心中充满了一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这个名叫“向阳”的孩子,不就是在这战争“星霜”的严酷碾压下,依然破土而出的、最鲜活的“刍狗”吗?
他弱小,无助,命运未卜。
但他活着,他呼吸,他向着那微弱的光亮挣扎。
他的出生和存在本身,就是对这“天地不仁”(战争)最有力的抗争,就是对“生生不息”这条最根本宇宙规律的最直接印证!
从他身上,顾清欢仿佛看到了那条贯穿《刍狗纪》的血脉,并未因时代的残酷而断绝。它从青禾原的焦土,流经沧波的险阻,穿过工业的黑烟,如今,又在这战火纷飞的地底,绽开了一朵微弱却无比坚韧的新芽。
她将铜铃轻轻放在向阳的襁褓旁,低声地、仿佛立誓般说道:
“你会活下去的。”
“我们会带你,走到阳光下去。”
“就像……就像那些很久很久以前的先辈们,带领他们的后人,走出绝境一样。”
油灯的光芒虽然微弱,却坚定地跳动着,将她和孩子的影子,投在身后冰冷而坚实的土壁上。
那影子,与数百年前陈怀安在篝火旁研究残卷的影子、林昭棠在船头眺望星空的影子、沈砚秋在堤坝上怀抱星火的影子……跨越了时空,悄然重叠。
新生,并非只是一个个体的诞生。
它是一簇火种的传递,是一个故事的续写,是一种精神的涅盘。
是“刍狗”之歌中,那永不湮灭的、最昂扬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