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就是一声最嘹亮的呐喊,是对这黑暗时代最直接、最朴素的反抗!
赵铁柱重重地点了点头:“好!向阳!这名字好!咱们现在虽然在地底下,但心,得向着地上的太阳!”
老秀才捻着念珠,感慨道:“《易》有云:‘向阳花木易为春’。此子生于至暗,取名向阳,是大苦难中生出的大期盼啊。”
顾清欢走上前,小心翼翼地看着那个名叫“向阳”的婴儿。他似乎哭累了,小嘴咂摸着,渐渐安静下来,呼吸均匀。那纯净的、毫无杂质的生命气息,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震撼和感动。
她下意识地,又轻轻碰了碰怀里的铜铃。
“叮……”微不可闻的铃声。
小向阳仿佛听到了什么,在睡梦中,嘴角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像是在笑。
三、泥土与阳光
向阳的出生,给死气沉沉的地道注入了一股微弱却真实的活力。人们谈论着这个孩子,脸上带着罕见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他成了地道里共同的宝贝,每个人都愿意省下一口吃的,希望能让这对母子好过一点。
然而,现实的困境并未因此而改变。地道的环境极其恶劣,潮湿、污浊、缺少阳光和新鲜空气。向阳出生后没多久,就发起低烧,时不时地咳嗽,小脸憋得通红。
李大姐急得直掉眼泪,却毫无办法。地道的草药早就用完了,苏明远那样的医生更是遥不可及。
顾清欢看着奄奄一息的小向阳,心中充满了无力感。一个新的生命好不容易诞生,难道就要这样悄无声息地消逝在地底吗?她想起了苏明远说过的细菌,想起了干净空气和阳光的重要性。
“不能……不能让他一直待在这里面。”顾清欢找到赵铁柱,鼓起勇气说道,“他需要阳光,需要干净的风。”
赵铁柱眉头紧锁,他何尝不知道?但地面上危机四伏,带着一个婴儿和虚弱的产妇出去,风险太大了。
“再等等……等个机会……”他只能这样安慰,也安慰自己。
一天夜里,机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到来。外面下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日军的巡逻似乎也因为天气而有所松懈。赵铁柱当机立断,决定冒险带李大姐和向阳,转移到另一个更靠近地面、有隐蔽透气孔的地道节点,至少能让他们呼吸到一点雨后清冷的空气。
转移过程紧张而小心翼翼。顾清欢帮忙抱着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向阳,跟在赵铁柱身后,在狭窄曲折的地道中穿行。
终于,他们到达了那个节点。赵铁柱仔细检查了周围的伪装,确认安全后,才示意顾清欢可以将孩子抱到透气孔下方。
顾清欢小心翼翼地将向阳举起,让他那小小的脸庞,靠近那个从地面巧妙伪装延伸下来的、细小的透气孔。
一束微弱的、混合着泥土和青草气息的、湿润而清冷的空气,顺着孔洞流泻下来,轻轻拂过向阳的脸颊。
仿佛感受到了这与地道里截然不同的气息,昏睡中的向阳,鼻翼微微翕动,喉咙里发出了一声舒适的、细微的哼唧。
紧接着,奇迹般地,他那一直紧蹙着的小眉头,缓缓地、缓缓地舒展开来。因发烧而潮红的小脸,似乎也平和了一些。
他依旧闭着眼睛,但那张小脸上,却呈现出一种来到人世后从未有过的、近乎安宁的神情。
他接触到了。
接触到了来自地面的、真实的、带着生命气息的风和空气。
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缕,但对于这个生于地底、长于黑暗的孩子来说,这或许就是他名字“向阳”所代表的,第一缕真正照进生命的光。
顾清欢看着向阳脸上那细微的变化,眼眶瞬间湿润了。
她明白了。
生命所需要的,有时并非多么丰厚的物质,仅仅是那一口干净的空气,那一缕真实的阳光,那一点代表着“外面”、代表着“生”的希望。
这希望,如此朴素,却又如此强大。
四、铃·光·根
那一夜之后,小向阳的状况竟然真的稳定了一些。虽然依旧虚弱,但低烧退了,咳嗽也减轻了。那短暂接触到的、来自地面的生气,仿佛真的给了他活下去的力量。
这件事也给了地道里所有人一个启示:无论多么艰难,都不能放弃与地面、与阳光、与正常世界的联系。那是他们坚守下去的意义,也是他们为之奋斗的未来。
顾清欢抱着渐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