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宣讲“当今皇帝失德,卢象升篡权乱政”,蛊惑边民加入。更有流言称,崇祯已在宫中被卢象升软禁,京城由“东林逆党”掌控。
“他们在模仿靖难之役。”卢象升冷冷道,“当年燕王以‘清君侧’起兵,今日这些人也想复制旧路。可惜,他们忘了??真正的忠臣,从不怕被人污蔑。”
他当即下令:全军戒严,封锁关口,严禁任何可疑人员进出;派出细作混入敌营,查明首领身份及背后资助者;同时张贴榜文,晓谕百姓真相,承诺剿灭叛军后减免三年赋税,并重建毁坏屯堡。
第五日拂晓,细作带回惊人消息:敌军主帅自称“朱慈煊”,乃“先帝密子”,幼时因宫变流落民间,今奉天命归来,匡扶正统。而其身边谋士,竟是原礼部主事黄???此人三年前因反对厘革司改革赋税制度被贬回乡,一直怀恨在心。
“原来是你。”卢象升冷笑,“借复明之名,行叛乱之实,只为报复朝廷新政?可笑至极!”
他立即修书一封,派人快马送往京城,请崇祯公开皇室族谱,澄清并无“朱慈煊”此人,并命翰林院起草檄文,昭告天下此乃伪冒宗室、煽动叛乱的大罪。
与此同时,卢象升决定主动出击。他深知久拖不利,若任由对方聚拢流民、扩大声势,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亲率三千铁骑,绕道八达岭后山小径,趁夜突袭敌营。
那一夜,风雪交加。明军顶着寒风暴雪攀越险岭,马蹄裹布,人衔枚行。至子时,终于逼近土木堡。卢象升一声令下,火箭齐发,点燃敌营草帐。刹那间火光冲天,喊杀震野。叛军措手不及,顿时大乱。
卢象升一马当先,长枪如龙,连挑数将。亲兵杨义护在其侧,奋勇冲杀。周遇吉率主力从正面压上,两面夹击,叛军溃不成军。伪“皇子”朱慈煊仓皇乘马欲逃,被卢象升亲自追上,一枪挑落马下。
火光中,那人摘下面具,果然只是个三十许岁的江湖术士,满脸惊恐:“饶命!我只是个替身……黄?说我长得像先帝画像,便让我冒充皇子……他说只要打出旗号,自然有人响应……”
卢象升冷视此人,命人将其押下,随即直扑黄?藏身之处。最终在一座废弃庙宇中将其擒获。面对审问,黄?仰天大笑:“卢象升,你赢了这一仗,但你赢不了整个士林!天下读书人不会容忍你用刀剑逼他们交出田产!总有一天,你会死在自己人的手里!”
卢象升淡淡道:“我若因惧怕死亡而止步,那才是真正的背叛。来人,将此人押送京师,交刑部公开审理,让天下人都看看,所谓‘复明’,不过是失意官员挟私报复的把戏!”
捷报传回京城,崇祯激动万分,当即下诏褒奖:“卢卿忠勇冠世,智略超群,一战而定边患,实乃国家柱石!”并加封其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赐蟒袍玉带,准其节制九边军务。
然而,就在举国欢庆之时,紫禁城深处,一间密室之内,一盏幽灯摇曳。一名身穿青衫的老太监默默收起一封尚未发出的密信,嘴角浮现出一丝阴冷笑意。
信上写着:“事虽败,然种已埋。卢象升威望愈盛,忌者愈众。待其锋芒毕露之时,便是群起攻之之日。届时只需一纸‘谋反’伪证,便可令其万劫不复。”
风穿窗而入,吹灭灯火。黑暗中,唯有那笑声久久回荡,如同毒蛇吐信,悄然滑向下一个阴谋的开端。
而卢象升站在居庸关城楼之上,望着远方初升的朝阳,披风猎猎。雪已停,天地一片洁白。他知道,这场斗争远未结束。但他亦明白,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挺身而出,大明就尚未真正沉沦。
“杨义。”他轻声道。
“在,大人。”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