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放进信封里,照片背面附上一句:我又长高了。
宋思齐很快给她回了信,事无巨细地给她介绍实习的生活,讲最近的旅行。他写得一手好字,隔着信纸,幼清都能看到他的意气风发。他说他将留在那个公司,将来幼清去上大学,他请她去最好的餐厅吃最贵的法餐。
那是2007年,幼清十七岁,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她获得了人生中第一部手机。从此书信变成了短信,联系宋思齐是方便了很多,但令幼清苦恼的是,手机可怜的内存只能存储三百条短信。于是她养成了抄写短信的习惯,用当时认为最好看的笔记本。
宋思齐每次回来,都会给幼清带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她只觉得新鲜,不认识香水瓶上的香奈儿标志,也不知道那根平凡无奇的项链来自蒂芙尼,到后来认得了,她又觉得讽刺。他在她什么都不懂的年纪,就肯给她力所能及的好东西,后来她什么都懂了,他却把能给的都给了别人。
高考如期而至,幼清如愿取得了好成绩,又逢成人礼,宋思齐特意飞回来为她庆祝。林仪约了数十人,浩浩****去露营。漫天星辰下,众人围着篝火唱不着调的歌,跳毫无节奏的舞。十二点刚过,宋思齐不知从哪儿变出好几箱烟花来,五颜六色的烟火在满天星辰下绽放,那是只为幼清一人点燃的绚丽。
那是她一生之中最美好的夜晚。
许是不适应睡袋,幼清睡得不太安稳,第二天早早钻出帐篷,四下寂寥,唯有不远处凸起的大石块上坐着一人。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清了,是宋思齐。
“幼清,过来。”他招手唤她。
她裹着被子跑过去,挨着他坐下了,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太阳正从天际慢慢露出头来,金色的光芒霎时铺满远方连绵的山冈。
“幼清,你知道吗?我从小就喜欢看日出……”他微笑着,轻声对她说道,“我一直觉得这辈子就应该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光芒万丈,才不算白来这一趟。”
幼清粲然一笑:“对我来说,你就是太阳呀。”
那时她尚未察觉,太阳离她太远了。
四、她也在朝着足以与他相配的目标努力
就在幼清收拾好行装,欢天喜地要去大学报到的时候,宋思齐却决定回林城发展。
她几乎是带着哭腔问他:“不是说好要带我去最好的餐厅吗?”
他耐心解释:“幼清,别担心,我拜托了那边的朋友照顾你。可是机会只有一次,我不想一辈子在那里就当一个还可以的下属,你明白吗?”
她不明白,可是她依稀觉得他是对的。那时她终于懂得了“野心”这个词,宋思齐是有野心的,而且他有这个实力。可这一来一回间,她又和他错过了。她想命运大概并不眷顾她,其实命运从不偏向任何人,而是那时的宋思齐,并没有为她驻足的念头。
只怪她太晚明白这个道理。
细想起来,大学的日子真如白驹过隙。幼清受到宋思齐和林仪好友的照拂,最初的那段日子其实是过得挺惬意的。她并不是个早慧的人,当身边的同学都开始恋爱,并且旁敲侧击问她有没有喜欢的人时,她脑海里第一个冒出来的人影是宋思齐。
她揣着这个小秘密,坐立难安却又沾沾自喜。她想,当然应该是宋思齐,她十五岁第一次见到他,就如乍见晨光,欣喜又好奇。而后迷茫的少女被他点醒,开始有了目标,懂得了努力。如果说她一开始只是憧憬,那后来四年来的依赖和追寻,已然将最初的萌动孕育成深刻的喜欢,喜欢到什么程度呢?喜欢到不敢轻易说出口,怕一开口就打破好不容易建立的默契。
听闻宋思齐在林城那家很有名的企业做得风生水起,长辈们都说后生可畏,远大前程摆在他面前,只等着预料中的年少有为了。幼清不得不承认,他的选择是对的。林城或许远不如一线城市繁华,但它生机勃勃,给了宋思齐那样的人无限可能,那他为什么要贪恋大城市的一席之地呢?
宋思齐做的一切,幼清都觉得正确无比。所以,当他听说他交了女朋友时,她脑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竟然是理所当然。
他当然会和一个优雅成熟,与他相得益彰的女孩在一起,他当然要结婚生子,拥有圆满人生。
只是,只是为什么这么快,为什么他不能再等等自己?
她也在朝着足以与他相配的目标努力,然而这番苦心孤诣,还是来不及。
就像是翻山越岭去追逐那好似近在咫尺的日出,待爬到那个蹦出太阳的山头时,却发现太阳已悬挂中天,遥不可及。
五、林幼清的青春期,仿佛也画上了句点
幼清觉得委屈,而这委屈无处可诉,只好尽数发泄在林仪身上。
宋思齐带着女友叶凝请大家吃饭,明明人家大方得体、体贴周到,在场众人无不交口称赞,可但凡林仪夸她一声好,桌子下的脚就要被幼清狠狠踩上一回。他却毫无痛感,始终谈笑风生。宴席散了,幼清怒目瞪他:“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