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岂不是能与荣国府大房,乃至背后的林家攀上关系?
可惜,她将这想法与母亲薛姨妈和哥哥薛蟠一提,立刻遭到了反对。
薛姨妈觉得迎春虽是国公府小姐,但终究是庶出,配不上薛家嫡子;薛蟠更是嫌弃迎春木讷无趣,远不如他在外头认识的莺莺燕燕会来事。
薛宝钗见此,也只好暂时按下这个念头。
另一边,贾赦得知元春被降位的消息,吓得魂飞魄散,连夜写了一份言辞恳切的请罪折子递进宫去。幸好皇上似乎并未迁怒大房,折子留中未发,让他稍稍松了口气。
经此一事,贾赦对能与黛玉说得上话、似乎颇得林家好感的儿媳王熙凤,更是另眼相看,觉得这个媳妇到底还是有几分本事和运道。
而凤姐儿得了元春降位的信儿,只觉得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立刻打起精神,精心备了几样既不显过分讨好、又足显诚意的礼物,亲自赶往林府赔罪。
好在,无论是黛玉还是二夫人江挽澜,待她的态度都一如既往,并无迁怒或冷淡之意。黛玉甚至还温言安抚了她几句,让她不必多想。凤姐儿悬着的心,这才稍稍落回实处一些。
黛玉何等聪慧,自然看出了凤姐儿眉宇间藏不住的焦虑。正好,她为迎春物色夫婿的事也有了初步眉目。
对方是一位从五品京官的嫡次子。家中婆婆虽然性子强势,规矩大,但并非那等刻意搓磨儿媳的恶婆婆。那位嫡次子本人也有些才学,却性情淡泊,不喜官场倾轧,曾明确表示绝不出仕,只愿开个私塾,教书育人。
黛玉细细思量,觉得此人与迎春的性子倒算相配。
未分家时,迎春只需按例领取月钱度日,上有婆婆主持中馈,下有长嫂管理家务,她无需承担过多责任,正好避开了她怯懦不擅争斗的短处。那位嫡次子志不在仕途,与一心科举入仕的长兄没有直接利益冲突,兄嫂想来也不会刻意刁难他们这小两口。
日后若分了家,夫君只是个清贵的教书先生,迎春也不必周旋于复杂的官宦夫人圈,小门小户,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清静日子,以迎春那容易满足的性子,想必能得一份安稳顺遂。
在通过可靠渠道将男方家底、性情都打听清楚后,黛玉便派了身边得力的嬷嬷去给凤姐儿递了话。
原本国孝期间不宜正式议亲,但黛玉心知凤姐儿近日忧心忡忡,此举也是明确告知对方:此事我并未因外祖母的糊涂而迁怒于你,你且安心。
凤姐儿得了这个消息,果然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对黛玉更是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