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你说,这会是巧合吗?”
老太监一愣,随即就明白了,皇帝在问什么。
顿时汗如雨下,后背的衣衫瞬间湿透:“老奴……老奴不敢妄言……”
他伏在地上,额头紧贴地面,恨不能钻进金砖的缝隙里。
皇帝没有追问,只是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希望是他想多了吧。
就在这时。
一名小太监捧着加急奏折,匆匆的走了进来,脚步声打破了,殿内凝重的气氛。
“陛下,江北八百里加急。”
皇帝打开奏折后,一行行触目惊心的文字,便跃入眼帘:
“江北七州大旱,三月不雨,禾苗枯死……”
“米价暴涨十倍……已有灾民易子而食……”
皇帝的眉头,越皱越紧。
而且,奏折中还提到,粮商趁机囤积居奇,地方官员弹压不力,甚至有官商勾结的嫌疑。
雪白的纸页上,仿佛能看到灾民,枯瘦的面容和干裂的土地,以及听到孩童饥饿的啼哭。
他的手指在案几上,轻轻的敲击着,节奏越来越快。
最后猛地停住。
“拟旨。”
皇帝的声音沙哑,道:“免江北三年赋税,开仓放粮。”
“着户部即刻调拨,五十万石粮食赈灾,命御史台派人,彻查奸商……”
然后,皇帝便停下了。
他盯着案几上,晕开的茶渍,忽然意识到什么。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的边缘。
冰凉的瓷器触感,让他发热的头,脑稍稍冷静。
下旨容易,但如何确保,旨意不被扭曲?
又如何防止赈灾粮,不被被层层盘剥?
而且,江北的官场,盘根错节,要是贸然行动的话,只会打草惊蛇。
王德全手持毛笔,悬在纸上等了许久。
墨汁都滴到了宣纸上,晕开一片黑斑,却不见皇帝继续口述。
他偷偷抬眼,只见皇帝目光深沉,正盯着烛火出神。
“陛下?”
老太监轻声提醒。
皇帝回过神来,摆了摆手,道:“罢了,明日早朝再议。”
他知道发生了这种事情,不能太过着急。
必须要想一个合理的办法,派人去解决此事。
而且,还需要一位,既有能力又忠诚,还能让各方势力,都无话可说的人选。
皇帝的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节奏逐渐变得规律。
看来,明日早朝的时候,该找人来解决此事了。
他望向窗外,心中若有所思。
漫长的一夜即将过去。
但更复杂的博弈,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