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转向海军大臣:“福茨中将阁下,我们到底有多少门可用的旧舰炮?”
“福茨中将阁下,大概有多少门?”
福茨中将沉默了半晌,似乎在脑海中搜索着相关信息。良久,他才老实地回答:“至少有100门以上的240毫米舰炮,这是确定的。至于210毫米的,数量可能更多。但具体数字,我现在也说不准。”
他有些歉意地解释道:“您知道的,陛下,我担任海军大臣之前是菲尔茨分舰队司令,并不直接管理军备库存。等我们到了里雅斯特的海军基地,我会立即命人调取相关档案,给您一个准确的数字。”
“好吧。”
这时,外交大臣施墨林男爵想起了另一件事:“陛下,既然说到武器交易,我想提醒您,我们通过第三方渠道也给法国人送了不少物资。当然,不是武器,主要是医疗用品、粮食、布匹这些。”
他停顿了一下,小心地观察着皇帝的反应:“现在法国人在战场上处境不利,要不要考虑把后膛炮的相关技术稍微透露一点给他们?”
弗朗茨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缓缓点头:“可以。”
“啊。陛下?给普鲁士人东西,又给法国人东西吗?”
“其实法国人跟我们奥地利的仇恨比普鲁士人大得多的多,应该说我们跟普鲁士是德意志领导权的争端,跟法国人是世仇啊。”
“平衡。两头吃嘛,给了普鲁士一个苹果,至少要给法国人几个甜枣,这样才能保持平衡。”
外交大臣施墨林解释道:“其实根据我们从战场上收到的情报,法国人已经在尝试生产和改装临时的后膛炮了。他们缴获了一些普鲁士的火炮,正在进行逆向工程。但是改装的肯定不如原装的,他们在闭锁机构上遇到了很大困难。”
“所以稍微透露一点技术细节,只是加快他们原本就会掌握的进程。”
“不过这事还是要小心。”弗朗茨补充道,“依然打着英国人的旗号进行。要让法国人相信,这些技术是从英国渠道泄露的。”
他突然想起什么:“对了,英国人没有卖给法国阿姆斯特朗炮吗?我记得英国人很喜欢做军火生意。跟我们也达成了帮助法国的口头协议。”
“卖了一些。但是英国人很精明,只卖成品,不卖技术。设计方案和制造工艺都严格保密。法国人拿到炮之后试图仿制,正如之前说的,逆向工程需要时间。特别是闭锁装置,这是后膛炮的核心技术,法国人到现在还没完全搞明白。”
“那就在闭锁技术上稍微透露一点。”弗朗茨下定决心,“不用太多,就给他们一个思路,让他们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剩下的让他们自己去摸索。”
“行啊,这个事情你和德根菲尔德伯爵一起办。”他看向两位大臣,“技术细节陆军大臣更清楚,外交渠道则需要外交大臣去疏通。记住,绝对不能透露是我们泄密的。”
弗朗茨狡黠地一笑:“既然不能暴露身份,风险又大,那价格自然要提高。这种技术情报可是有价无市的好东西。不要纸币,来点真金白银...”
他想了想,摇摇头:“不,就要黄金。法国人的纸币现在贬值得厉害,白银的价格也在波动,只有黄金才是硬通货。技术情报换黄金,很公平的交易。”
“好的,陛下。”施墨林男爵和德根菲尔德伯爵同时点头。
火车的汽笛声响起,漫长的旅程即将结束。里雅斯特中央车站的月台已经近在咫尺,军乐队的铜管乐器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弗朗茨站起身来,最后看了一眼桌上的地图。普法战争的战火还在燃烧,但对奥地利来说,这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卖军火给普鲁士,卖情报给法国,两边赚钱,两边结好,同时又让他们继续消耗彼此的实力。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生意,则是战争的润滑剂。
e,希望这次法国别太快跪了,最好打个几年。
...
与此同时,在非洲方向。
奥兰治合并于奥地利的事情,并没有通知其他势力,包括英国开普殖民地,德兰士瓦,旁边的祖鲁人等等,都是高层之间秘密进行的,甚至底层民众都不知道。
这种保密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南部非洲的通讯落后。在这片比整个奥地利帝国还要广阔的土地上,电报线路只连接着几个主要城市。大部分地区仍然依靠骑马传递信息,一封信从布隆方丹送到比勒陀利亚,顺利的话需要一周多,遇到暴雨或者狮群,可能要半个月。至于那些散布在草原上的农场,有些一年也难得接到几次外界的消息。
等到边缘地区的民众知道自己被合并的时候,都已经是三个月后的事情了。
当然事情肯定会泄露,纸包不住火,不过奥地利还是尽量把事情保密,例如一些会谈都是在奥属莫桑比克的什么小城市会晤,穿着打扮上面也都尽量往当地人上面靠拢,让奥军进入的时候,军装也都是奥兰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