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敢!”
“杜公,我们去!我们必须去!”
“寒窗十载,等的就是这一天!”
短暂的、被巨大惊喜冲击所致的沉寂之后,是如同积蓄了万载的火山猛然喷发般的、带着哭腔与颤音的激烈回应!
学子们一个个激动得面色潮红,脖颈上青筋绽起,拳头紧握,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那是对命运的挑战,对未来的渴望,是压抑了太久终于得以宣泄的斗志!
他们之中,有人已经热泪盈眶,任由滚烫的泪水滑过年轻而坚毅的脸庞。
曾几何时,他们连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论语》都是奢望,何曾敢想能有朝一日,与那些天生贵胄的世家子同堂考试,公平竞争那梦寐以求的官职?
“好!好!好!”杜远看着这群被彻底点燃、如同出鞘利剑般锋芒毕露的年轻人,心中亦是豪情奔涌,壮志满怀,“要的就是这股气魄!
从今日起,金谷学堂所有资源,无条件向你们倾斜!魏先生及所有教员,会为你们进行最后阶段的冲刺辅导,针对科举可能涉及的经义、策论、诗赋等科目,查漏补缺,强化训练!
所需一切书籍、笔墨纸砚、乃至赴长安的盘缠、食宿,学堂一力承担!你们要做的,就是摒除一切杂念,拿出十二分的努力,榨干最后一丝潜力!
一个半月后,在长安的考场上,不仅要考出成绩,更要考出风采,考出骨气!让所有人都看到我们金谷学堂培养出的学子是何等模样,让所有人都看到——寒门,不可轻!寒士,亦可为国柱石!”
“谨遵杜公教诲!”
“必不负杜公厚望!不负陛下圣恩!”
“寒门崛起,就在今朝!我等愿为前驱!”
激昂的、带着破釜沉舟般决心的呐喊声汇聚在一起,充满了青春的热血与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望,在这金谷学堂的礼堂内冲撞、回荡,仿佛连屋顶的瓦片都在为之震颤。
这四十余名经过数年精心培养、早已蓄势待发的学子,如同四十余柄经过千锤百炼、即将出鞘饮血的利剑,他们的锋芒,已无可阻挡地指向了一个半月后的长安城。
一股崭新的、充满生机与破坏力的力量,正在杜家村这片看似平凡的土地上,完成最后的集结,蓄势待发,即将震撼整个帝国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