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了好一会儿。
王守仁终于做出判断:“眼前大明人马,并不遵循常理,所用战法简直闻所未闻……面对十倍于己的鞑子来袭,竟放弃马匹,也就是主动放弃了机动和灵活性……莫非他们带来了火炮?”
“不像是有炮的样子。”
朱晖用望远镜四下搜索,仔细观察,良久后才道,“不对,好像是有装备,但就算那铁制的圆筒真的是炮,但口径这么小……能干点儿什么?倒是跟以前神机营装备的神铳有些像……还有,他们怎都依托天然的土坑,卧下了呢?卧下怎么使用火器?”
朱晖脸上满是莫名其妙。
之前明军装备的火铳,必须要在站立的情况下,完成填装和发射,所以殖民时代纵横世界所向披靡的大英帝国龙虾兵,才会采取“排队枪毙”这种后世人看起来极其落后的战术,就连王守仁和朱晖麾下人马装备的燧发枪,也是这原理,唯一不同的是经过张延龄改良后,这种枪可以在马背上发射,但要射准,还是得屏息静气进行瞄准。
有鉴于此,朱晖才会觉得,这与他之前了解并一直运用的热兵器知识点截然不同。
王守仁抚着下巴,摇头道:“我就是弄不明白,鞑子在等什么?”
朱晖看了下,道:“我想,他们是受尽了火器之苦,哪怕面对的是只有三四百名手持火器的大明军队,也很忌惮,毕竟谁先冲谁就死,这道理不管是谁都明白。更何况还有咱虎视眈眈呢?他们得做两手准备……”
正说着话,后面有军官凑上来,高声问道:“王参军、小公爷,人马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开战……这就上吗?”
没等王守仁给出指示,朱晖抢先道:“上什么上?没看到鞑子人多势众吗?一个不慎,下一个被围住的就是我们!趁着现在鞑子不敢两边交战,我们先给他们施施压,无须自个儿亲自上。”
这会儿朱晖心里也在打鼓。
一旦开打,眼前就算是侥幸取胜,很可能也是一场惨胜,更别说周边可能还有鞑靼主力人马随时会出现……真那样的话,他们很可能再也回不去大明了。
别人还好说,一了百了,但他作为保国公世子,未来注定要享受荣华富贵之人,可不想莫名其妙死在这种地方。
此时他心中满是怨怼:
明明我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战功,回去后就能享受万众瞩目的荣耀,为何非要在这里打一场看起来胜算不大的糊涂仗,谋求那虚无缥缈的军功呢?
知足常乐!
这次出奇的,王守仁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因为他自己也在默默观察对面正在发生的情况。
……
……
前方终于开战。
鞑靼人仍旧对侧翼的王守仁所部无动于衷,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中间被围的不到四百人的大明军队身上。
鞑靼人似乎已经掌握了跟大明神机营作战的经验,他们整理好队形,从四面八方……倾巢而出……
大有用一波接着一波的后浪推前浪战术,把中间大明军队一口给吞下。
按照过往的经验,明军的弹药是有极限的,而且换弹也需要时间,只要在短时间内冲到明军的阵地上,一进入短兵相接的状态,胜负不言自明。
朱晖咋舌不已,瞪大眼睛道:“乖乖,刚才鞑子还跟个裹脚的老太婆一样,畏畏缩缩,慢慢吞吞,怎么现在突然勇起来了?这是想快刀斩乱麻吗?”
王守仁一脸警惕:“看这架势,如果我们不上,接下来鞑子就会用这一招对付我们!”
他不提对面的明军极有可能会被全力以赴的鞑子歼灭,只说接下来将会是自己一方被围,受到鞑子骑兵全面冲击。
这也是变相告诉身边的明军将士,现在已经没有其他选择,我们并不是在救对面的友军,而是在自救。
朱晖心想,如果我们马上转身逃跑,还是有机会脱离虎口的……鞑子未必有精力顾得上我们。
但他还是守住最后的脸面,没把这话说出口。
朱晖道:“可是……看眼前这架势,就算咱义无反顾地冲过去,也于事无补。鞑子人马数量实在太多了……哎呀,那边……好像还有鞑靼人活动的迹象。”
王守仁随即顺着朱晖所指方向,往另一侧的山头看了过去,果然发现有旌旗在摇曳。
这也说明,大明这路人马很可能并不是孤军,当然与之对应的,周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