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暮色如融化的墨汁,悄然浸透写字楼的玻璃幕墙。石添揉着酸涩的太阳穴,目光扫过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资料,这才惊觉日历已翻到月尾。窗外,杨树叶子在晚风中簌簌作响,仿佛在轻声诉说着时光的流逝。这一个月来,他如同被上紧发条的机器,一头扎进工作里。电脑屏幕的冷光取代了平日丹洋温暖的笑容,键盘的敲击声盖过了两人深夜的絮语。每当加班结束,走在寂静的街道上,路灯照着他那疲惫影子。此时,他总会想起丹洋短信发来的那句 “别太累,我等你”,手机屏幕的微光映照着他眼底的温柔与愧疚。
丹洋则经常窝在自己卧室中洒满夕阳的飘窗边,手指摩挲着手机壳上的情侣贴纸。看着楼下的樱花树落了又开,这一个月来,她连石添的背影都未曾见到。短信里,她总是将 “今天好累” 改成 “加油呀”,“想你了” 写了又删,最终只发去一句带着笑脸表情的鼓励。她尽量不想在他忙碌的时候让他分心,自己却默默承受着这一份思念。晚风掀起纱帘,带来一丝凉意,她望着窗外渐暗的天空,心里满是失落与期待,盼着那个忙碌的身影能早日出现在眼前。
终于等到周六,石添核对完上周给自己制定的日程表,指尖轻轻划过空白的周日下午时段,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这一个月来,他终于能有半天休息了。办公室里的绿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为他高兴。当他拨通丹洋电话的瞬间,听筒里传来她雀跃的声音,如春日溪流,淌过他疲惫的心田。
微风从窗外潜入,轻柔地吹起丹洋真丝睡裙的下摆。她端坐在电脑前,屏幕映照着她专注的脸庞,纤细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百度搜索框里显示着 “如何包饺子”。明天一早,她就要奔赴唐家岭他们的 “小窝”,为心爱的男孩亲手包一顿饺子。虽然此前她在家连煮方便面都没试过,但上次在石添老姨家,从姥姥口中得知石添最爱吃饺子时,这个念头便在她心底生了根。此刻,她目不转睛地浏览着网页教程,一边看,一边拿出一个巴掌大的小本子,认真地按步骤记录下来,只盼着明天中午石添回家时,能收到一份充满惊喜与幸福的礼物。
周日清晨五点三十分,石添的闹钟准时震动。昨夜加班的倦意尚未褪尽,他却掀开夏凉被起身。书桌上的塑料袋里,新鲜的樱桃红得透亮,那是昨晚路过村口时他特意挑的,颗颗都像极了丹洋笑起来时泛着红晕的脸颊。
玻璃碗盛着清水,樱桃在他指尖流转,他仔细搓洗着每一颗果实,水珠顺着果肉滚落在青瓷台面,映出窗外初醒的柳叶。他将樱桃在塑料盘里摆成规整的扇形,把最饱满的几颗小心码在中央,宛如在布置一场微型的甜蜜仪式。便签纸抽出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笔尖在纸面落下,力道轻柔:“亲爱的,一定要吃完!中午回来我检查。” 字迹末尾的笑脸画得歪歪扭扭,爱心却被描了三遍,边缘洇着淡淡的墨痕,像藏不住的心跳。
他将盘子推到书桌显眼处,反复调整角度,直到确认丹洋能一进屋一眼就能看见。锁门声轻得像一声叹息,他揣着满兜的温柔转身离开。
七点二十分,石添下了车,踩着刚刚被环卫车清扫过的微润的地砖,朝着数码大厦疾步而去,斜挎的黑色公文包随步伐轻轻晃动。街道还带着清晨的凉意,张枫怡已立在旋转门前,浅灰色职业套装的衣角被晨风掀起,她低头反复核对着本子上的行程。两人默契对视点头,踩着露水走向花园长椅,金属椅面残留着夜露的凉意。石添将包里的资料摊开在膝头,笔尖划过给客户的资料关键处,发出沙沙轻响。张枫怡忽然指着其中一页:“经理,这里的结款周期需不需要再确认?” 石添眉头微皱,耐心解释道:“不用纠结这里,到了之后再和客户谈!” 讨论声混着远处环卫车的清扫声,编织成职场清晨的序曲。
与此同时,唐家岭村口的早市蒸腾着烟火气,丹洋攥着帆布购物袋在摊位间穿梭。沾着晨露的茴香在竹筐里散发着独特香气,叶片泛着柔和的银绿色光泽。她蹲下身子,鼻尖凑近细嗅,挑出叶片肥厚、根茎粗壮的一捆。“姑娘,这茴香是凌晨刚从地里收的!” 女摊主热情的吆喝声中,她又买了两斤鸡蛋。抱着沉甸甸的食材往石添住处走,发梢沾着茴香的辛香,心里像揣了只欢脱的小兔子。
丹洋的帆布鞋踩出轻快节奏,拐进胡同,来到久违的筒子楼门口,一口气上了四楼。转角的风掀起她发尾,带着槐花的甜香,这是石添最爱闻的味道。她从包里掏出租房时石添给她的钥匙,金属钥匙在锁孔里转动,发出清脆轻响,仿佛叩开一段被小心封存的时光。推开门,洗衣粉的清冽气息扑面而来,窗边的白衬衫和床单被晨风轻轻扬起,如同石添平日里温柔的手势。
帆布袋子搁在原木桌面时,茴香的辛香与樱桃的甜腻悄然缠绕。丹洋果然立马就看到了那盘樱桃,那樱桃红得透亮,水珠凝在果皮上,像刚从晨露里摘下的星子。便签纸的边角微微卷起,字迹在阳光下泛着暖金的光,那个画歪的笑脸正巧对着她的方向。指尖抚过 “检查” 二字,丹洋笑出声,胸腔里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