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当差的旧友。那旧友本就对李圣宗晚年昏聩、安南战乱不休颇为不满,又得了阮二郎重金相赠,便答应冒险一试。
这日深夜,李圣宗在御书房批阅奏章,心烦意乱。近日城中流言四起,他早已对李日尊起了疑心,只是苦于没有证据。正在此时,那当差的旧友借口送茶水,悄悄将伪造的书信放在了御案之上。李圣宗拿起书信,见封泥完好,封口处的笔迹似是李日尊的,心中疑惑,便拆开来看。
待看完书信,李圣宗只气得浑身发抖,脸色铁青,猛地将书信拍在案上,怒喝一声:“逆子!竟敢通敌叛国,背叛祖宗!”声音惊动了殿外的侍卫,众人纷纷涌入,见国王陛下暴怒,皆是吓得不敢作声。
李圣宗喘息半晌,强压怒火,令侍卫即刻传杜释入宫。杜释接到旨意,心中纳闷,深夜传召,不知有何要事,便急匆匆地赶往皇宫。入宫见到李圣宗,见其面色不善,连忙行礼问道:“陛下深夜传召,不知有何军国大事?”
李圣宗将伪造的书信扔到杜释面前,怒声道:“你自己看!李日尊这逆子,竟敢勾结宋军,欲献城投降!”
杜释捡起书信,仔细一看,心中又惊又喜。惊的是李日尊竟如此大胆,喜的是这下终于抓到了李日尊的把柄,正好除之而后快。他连忙跪倒在地,道:“陛下息怒!臣早已知李日尊野心勃勃,觊觎王位,只是未曾想到他竟如此丧心病狂,勾结外敌!此等逆子,绝不可留,还请陛下下令,将其拿下,以正国法!”
李圣宗本就多疑,此刻被杜释一煽动,更是怒火中烧,当即下令:“传朕旨意,令杜释率领禁军,包围东宫,捉拿李日尊及其党羽,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杜释心中狂喜,连忙领旨,率领三千禁军,气势汹汹地赶往东宫。此时,李日尊正在府中与亲信议事,商议如何削弱杜释的兵权,如何拉拢地方守将。忽闻府外喊杀声四起,连忙派人打探,得知是杜释奉了圣旨,前来捉拿他,罪名是通敌叛国。
李日尊又惊又怒,骂道:“定是杜释那厮诬告陷害!我与宋军素无往来,何来通敌之说!”他深知杜释心狠手辣,一旦被擒,必死无疑,当即下令府中侍卫拼死抵抗,同时派人突围,前往城外召集自己的亲信兵马。
杜释率领禁军猛攻东宫,东宫侍卫虽拼死抵抗,但寡不敌众,很快便死伤惨重。李日尊手持宝剑,亲自督战,口中高声呐喊:“杜释谋反!诛杀逆贼者,赏千金,封万户侯!”府中家丁、侍卫见状,也纷纷奋勇杀敌。
一时间,东宫内外杀声震天,箭矢如雨,鲜血染红了庭院。杜释见久攻不下,心中焦躁,令兵士架起云梯,强攻正门。禁军兵士蜂拥而上,东宫侍卫渐渐抵挡不住,正门被攻破,兵士们涌入府中,逢人便杀。
李日尊见大势已去,带着几名亲信,从后门突围而出。杜释早已料到他会如此,令兵士在后门设下埋伏。李日尊刚冲出后门,便被伏兵包围。双方又是一场激战,李日尊的亲信纷纷战死,他自己也身中数箭,血染战袍。
正在危急关头,李日尊的亲信将领吴峰率领数千兵马赶到,杀退伏兵,将李日尊救了出来。吴峰道:“殿下,杜释那厮诬告您通敌,如今宫中大乱,不如暂且出城,再作计较!”李日尊点点头,只得率领残兵,杀出升龙,往爱州而去。
杜释攻入东宫,见李日尊已然逃脱,心中大怒,下令全城搜捕,同时将东宫之中的亲眷、亲信尽数捉拿,严刑拷打,逼迫他们承认李日尊通敌之罪。一时间,升龙城内人心惶惶,宗室贵族人人自危,百姓们纷纷闭门不出,生怕遭受横祸。
李日尊逃至爱州,收拢残兵,共得两万余人。他心中不甘,对杜释恨之入骨,便派人联络各地宗室,声称杜释谋反,囚禁国王,诛杀东宫,号召各地兵马前来爱州勤王。而杜释则在升龙城中拥立李圣宗,颁布诏书,指责李日尊通敌叛国,下令各地将领捉拿李日尊及其党羽。
安南各地将领见状,有的支持李日尊,有的拥护杜释,纷纷起兵,互相攻伐。
陈三、李四、阮二郎见反间计成功,升龙内乱,连忙收拾行装,趁乱出城,返回高平复命。三人一路疾驰,不日便抵达宋军大营,将城中情况一一禀报给西门庆。
西门庆听闻李日尊与杜释反目,安南内乱,心中大喜,对众将道:“诸位请看!反间计已然奏效,安南自相残杀,实力大损,如今正是攻打升龙的绝佳时机!”
白仁兴道:“大帅英明!如今升龙城内兵力空虚,我军可兵分三路,一路由韩伟率领骑兵,攻击南门,截断李日尊的残兵;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