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o章 烽火三十(1 / 2)

站在风急浪高的黄河沿岸,望着眼前忙于渡河、略显混乱的队伍,以及南岸那片未知的天地,池越和秦晔的心情都沉重如铅。

“要过河了。”

池越声音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抗拒,“过了河,就能补充休整,喘口气。”

秦晔没有接话,他的目光越过浑浊的黄河水,久久凝视着北岸那苍茫、厚重、他们为之血战了数年的土地。

那里有熟悉的沟壑山林,有信任他们的父老乡亲,有无数战死弟兄的埋骨之地。

良久,秦晔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南岸或许安全,但那是别人的棋局。

我们过了河,这支部队或许就不再是‘我们’的了。

被拆散,被编入其他序列,听着那些不痛不痒的训示,看着那些让人心寒的眼神……

这样的日子,你我还想过吗?”

“你想怎么办?”

池越转头看向他,秦晔的侧脸在夜色里看不分明,眼睛里却像燃着火焰。

“主力肯定会想办法南渡黄河去休整补充。

但这里,”

秦晔指了指脚下的大地,“是山西,是我们的土地。

鬼子占了城市和交通线,但这千沟万壑的山丘,他们占不完!”

他的目光逐渐亮了起来,语气也变得坚决:

“你还记得彭将军的话吗?‘决不南渡’。

这北岸的土地,才是我们真正扎根、能自主呼吸的地方。

这里虽然危险,但每一步都踏在实处。

这里的百姓认得我们,这里的山河掩护我们。”

池越回头望了望北边连绵的群山。

那些山,熟悉得就像自己的掌纹,哪里可以埋伏,哪里可以藏兵,哪里可以得到百姓的帮助……

南岸的补给和安稳,与这片土地带来的踏实和自主相比,变得轻飘飘的了。

池越的声音不高却异常坚定,他回应道:“这片山河,是我们用血守过的。

这里的百姓,认得我们这支队伍。

南岸虽有补给,但非吾乡。

北岸虽险,却是根之所系。”

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那个盘旋在两人心中已久的决定:

“我不想再过河了。

我想留下。

就在这里,用我们自己的方式,继续打下去。”

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无需再多言语。

华北失地,岂能无中国军队?日寇猖獗,岂能任其横行?

战场情况复杂,总有零星部队,因联络不畅,未能及时收到命令。

或收到命令后,因敌情所阻,无法按期归建……也是常有之事。

这一次,他们不再听从任何号令,而是遵循内心的选择。

为自己和信任他们的弟兄,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却也更为自由的道路。

他们悄然带领着誓死相随的部属,脱离了南渡的洪流。

如同水滴汇入大海般,再次隐入了黄河以北那片广袤的山川之中。

池越和秦晔带领着他们仅存的千余骨干,选择了一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山谷作为临时根据地开始了敌后生涯。

时间在太行山的晨雾与硝烟中悄然流逝。

池越和秦晔的“游击支队”

在生存与战斗的淬炼中,如同山岩间的韧草,顽强地扎下了根,并开始展现出令人侧目的力量。

山谷根据地有了些许模样。

通过不断收拢溃兵、吸收当地贫苦农民中愿意抗日的青年,部队人数缓慢恢复到了近两千人。

虽然装备依旧简陋,但士气却远比在正面战场时高昂。

百姓们主动为他们提供粮食、传递情报、甚至掩护伤员。

退入山区,失去了城池和固定补给线,但也摆脱了被动防御的桎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动空间。

池越仿佛天生就属于这种打法,他带领着精简出来的精锐小股部队,神出鬼没于山林之间。

今天炸毁日军一座桥梁,明天伏击一支运输队,后天又端掉一个孤立据点。

战术刁钻凶猛,行动如疾风烈火,打完就走,绝不停留,让日军防不胜防,焦头烂额。

很快便成为了悬在日军交通线和外围据点头顶的一把利刃。

秦晔则成为了根据地的“大管家”

精心选择隐蔽的山谷建立营地,组织训练新入伍的战士。

制定严谨的侦察和情报网络,千方百计地筹措粮食、药品、弹药(通过战斗缴获、购买甚至自制)。

他不再操练大规模阵地战的阵型,而是重点训练山地行军、侦察、偷袭、爆破、伏击等游击战术。

他将从八路军那里观察到的“政治动员”

、“群众工作”

等概念,

结合自己的理解,尝试着灌输给士兵,强调纪律和与百姓的关系。

池越最宝贝的兵工厂老师傅和核心设备被隐藏在大山更深处的秘密

最新小说: 网游之暗夜行者 少年白马之红尘剑仙 海贼:混迹在草帽船上的混血忍者 忍界程序员 战锤:机油佬穿越纪 拥有空间力量的我是无敌的 一念韶华 末世团宠:我带三个哥哥躺赢 龙族:我打诺诺,真的假的? 最讨厌的青梅竹马是败北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