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计划,实在是太恶毒了。
它攻击的,不是军队,而是民生。
它要摧毁的,不是工事,而是信任。
很快,大量的、由日军印制的“太行币”伪钞,就开始通过各种秘密渠道,流入了根据地。
起初,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但随着伪钞数量的急剧增加,市场的混乱,开始显现。
物价,开始出现不正常的波动。一些地区的黑市上,甚至出现了用几张“太行币”,都换不到一盒火柴的现象。
百姓们开始恐慌,一些人,开始囤积物资,甚至拒绝使用“太行币”,重新回到了“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
根据地的金融体系,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的考验。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张合的案头。
“冈村宁次这个老狐狸,终于还是使出了这一招。”张合看着桌子上,那几张真假难辨的“太行币”,眉头紧锁。
他知道,这是经济战中,最难缠,也最致命的打法。
单纯的查抄和堵截,根本无济于事。
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货币改革,发行新币。
但是,发行新币,需要强大的技术和信誉作为支撑。否则,只会加剧人民的不信任。
而新币的防伪技术,就成了重中之重。
“我们的印钞厂,能做出比鬼子更难仿制的纸币吗?”张合问李云龙。
李云龙愁眉苦脸地摇了摇头:“旅长,难啊。咱们的设备,都是缴获来的,技术早就过时了。鬼子那边,有德国最新的印钞机和技术专家。咱们在硬件上,跟人家,根本没法比。”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
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的解决方案。
是凌峰。
这位前重庆方面的王牌飞行员,在担任了几个月的“飞行教官”后,已经彻底融入了独立旅这个大家庭。
他不仅仅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更是一个在美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渊博的“技术宅”。
“旅长,各位首长,”他在一次会议上,主动发言道,“单纯地,在纸张和油墨上做文章,我们很难胜过日本人。但是,我们或许可以,换一个思路。”
“什么思路?”张合问道。
“我们可以,在每一张纸币上,增加一个日本人绝对无法仿制的、独一无二的‘防伪标识’。”
凌峰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美元,指着上面的一个头像,说道。
“比如,一个极其复杂的、由无数细微的点和线,构成的……二维码。”
当然,他说的不是“二维码”,而是一种类似的、基于精密数学和光学原理的“微缩图案”。
他解释道,这种技术,需要将一个极其复杂的图案,通过光学设备,微缩到只有针尖大小,然后再印刷到纸币的特定位置。
这种图案,肉眼看,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黑点。
但只要用高倍放大镜,就能看到里面清晰的、无法伪造的复杂纹路。
而制造这种图案的“光学雕版机”,虽然精密,但其原理,并不比制造一台航空发动机更复杂。
以兵工厂现有的技术,和伊藤先生的光学知识,再加上他从美国带来的理论,完全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制造出一台简易的样机。
凌峰的这个提议,如同在黑暗中,划亮了一根火柴,瞬间照亮了所有人的思路。
“好!这个办法好!”张合一拍桌子,当即决定。
“凌峰同志,我任命你为‘根据地货币改革技术小组’的组长!伊藤先生,担任副组-长!兵工厂,全力配合!”
“我要你们,在一个月之内,给我拿出新版‘太行币’的设计方案和防伪技术!”
“冈村宁次,想跟我们打金融战。那我们就用技术,把他,彻底地,碾压过去!”
凌峰,没有辜负张合的信任。
他将自已,完全投入到了这项全新的、充满挑战的工作之中。
他把自已关在实验室里,和伊藤一起,日以继夜地,进行着光学实验和机械设计。
他用自已的数学知识,设计出了一个由数万个微观几何图形组成的、复杂到无法复制的防伪图案。图案的核心,是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雄鹰的每一根羽毛,都由更细微的、不同的纹路构成。
他将其命名为——“太行之鹰”。
而伊藤,则发挥出了他那国宝级的匠人精神。他用兵工厂能找到的、最好的水晶和钢材,亲手,打磨出了一套高精密度的微缩镜头组。
在一个月后。
当第一张带有“太行之鹰”防伪标识的新版“太行币”样币,从一台经过改装的、简易的印刷机上,走下来时。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张合拿起一张样币,对着光,用一个高倍放大镜,看向那个不起眼的小黑点。
放大镜的视野里,一只栩栩如生的、充满了力量感的雄鹰,清晰地,展现在了他的眼前。
那复杂的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