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
“错在哪里?”
“不该……不该说同学没见过世面。”
“还有呢?”
“……不该动手。”
“嗯。
记住,力量包括拳头,更包括这里。”
纪靳修的声音顿了顿,似乎指了指脑袋,“和这里。”
又似乎指了指胸口。
里面又安静了片刻,然后等等的声音重新响起,清晰了许多:“我记住了,爸爸。”
“去吧。”
书房门打开,等等走了出来,看到门口的洛梨,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然后快步跑开了。
洛梨走进书房,看着站在窗前的纪靳修,心中感慨。
他总是能用最直接的方式,击中问题的核心。
“会不会……太严厉了?”
她轻声问。
纪靳修转过身,目光平静:“他需要知道边界。”
洛梨走过去,靠在他身边,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是啊,爱是包容,是带领孩子看世界的精彩,但更是教会他如何与这个世界,以及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正确相处。
纪靳修在用他的方式,为等等构建着内心的秩序与力量。
这场小小的风波,如同成长路上一颗微小的石子,很快便被日常淹没。
但它也让洛梨更加意识到,为人父母,任重道远。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洛梨在书房整理冰岛的照片,准备挑选一些冲洗出来。
纪靳修走了进来,将一份文件放在她桌上。
洛梨拿起来一看,是一份关于成立“纪氏家族可持续展基金会”
的初步构想草案。
基金会的重点方向,包括环境保护、青少年科技创新扶持、以及偏远地区教育支持等。
她惊讶地抬起头看向纪靳修。
纪靳修语气平淡,像是在讨论今天的天气:“看看。
有兴趣的话,可以交给‘岛屿文化’做前期调研和部分项目执行。”
洛梨瞬间明白了他的用意。
他不仅是在规划集团的未来责任,更是为她、为“岛屿文化”
提供了一个更具社会价值、也更广阔的平台。
他将商业资本与她所追求的文化内涵、社会意义,巧妙地连接了起来。
这不是施舍,也不是简单的资源倾斜,而是基于对她能力和理想的深度认同与支持,是一种并肩前行的邀约。
洛梨看着草案上严谨的条目和他沉静的目光,心中涌起一股热流。
她放下文件,走上前,主动环住他的腰,将脸贴在他胸前,听着他沉稳的心跳。
“纪靳修,”
她声音闷闷的,却带着清晰的笑意,“我怎么觉得,你比极光还会给人惊喜呢?”
纪靳修抬手,轻轻抚摸着她的长,没有说话。
窗外,华灯初上,家的灯火温暖而明亮。
归途的终点是家,而家的意义,在于共同孕育新生。
无论是事业的新方向,孩子的新认知,还是彼此情感中不断滋长的新默契与连接。
他们的故事,从未结束,只是在每一次的出与回归中,被不断赋予新的篇章。
而爱,是这一切新生背后,最原始也最强大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