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音未落,绣鞋已碰着床榻雕花。
晨曦微露时,案头更漏犹带夜露气息。
秦鸣神清气爽整好衣冠,望着锦被中熟睡的俏脸,唇角勾起深意——昨夜总算试明白,这【五脏强化】果真名不虚传。
136章龙韬豹略
连续半月的绵绵春雨终于歇了脚。
徐州官道上,三千铁甲映着初晴的日光向北推进。
这支打着孙字旌旗的队伍里,仅有千人是陶谦所遣向导,余者皆是孙坚麾下百战精锐。
为保此行周全,孙坚特调赵云麾下千骑,又配了周泰亲训的步卒,统归典韦与孙策分领。
骑队最前方,一名少年曲长正勒马禀报:
"
军师,过了前面土岗便是彭城地界。
"
说话的徐盛虽年仅十六,却已显出大将之风。
自周泰在募兵时现这棵苗子,短短半年便从新卒擢升为百人将,此刻战袍下犹带着几分少年锐气。
秦鸣身侧两位文士闻言抬头。
左那人青衫纶巾,身形挺拔如松,年约四旬的面上蓄着短须,正是(另一人锦衣华冠,面容俊朗,体态匀称,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气质。
这二人正是诸葛玄与糜竺。
临行前,秦鸣特意打听过,得知诸葛玄确要北上照料诸葛兄弟,便邀其同行。
诸葛玄早已与刘表打过招呼,听闻秦鸣也要北上,欣然应允。
糜竺本就要回徐州复命,得知孙坚军有意结盟,更是喜出望外,只道此行额完成任务,一路谈笑风生。
三人此番北行,倒也融洽。
听到徐盛之言,糜竺捋须笑道:"
钟贤弟,过了彭城便可经下邳直抵郯县,这路程已走了一半!
"
秦鸣笑道:"
甚好!
早些到,少些奔波之苦。
"
说着看向诸葛玄:"
倒是葛公此行,怕是还有段路要赶。
"
"
葛公"
是对诸葛玄的尊称,因诸葛氏源自葛姓,故可简称为葛。
诸葛玄苦笑:"
一路有子若与子仲相伴,倒不烦闷。
等二位到了郯县,我就要独行了。
"
糜竺豪爽道:"
葛公不必忧心!
到了郯县,我派人护送你往琅琊。
若嫌麻烦,不如在郯县稍候,我差人将令侄接来。
"
诸葛玄摇头:"
不敢劳烦子仲。
家兄去世时我不在身旁,此番北上既要料理家事,也该去祭拜兄长。
至于那几个孩子,年纪尚小,怕给子仲添乱。
"
糜竺笑道:"
这有何麻烦!
不过葛公既要去祭拜令兄,我倒不便多言。
但若有其他需要,尽管开口!
我糜竺平生最爱结交朋友。
"
秦鸣插话笑道:"
巧了,我也是!
"
说罢又遗憾地摇头。
“可惜,咱们这话说迟了。
要是再往南走个两三秦,就该轮到我说这话了!”
“眼下嘛,还得仰仗子仲兄!”
“哈哈哈……”
诸葛玄和糜竺愣了片刻,随即放声大笑。
笑声落下,糜竺指着秦鸣笑骂:
“好个秦子若!
我不过尽地主之谊,怎么到你嘴里就变了味儿?”
“你爱交朋友,这一路同行,咱们三人难道还不算朋友?”
“何必说这些没头没脑的话!”
“原来是这样!”
秦鸣闻言笑道:
“那就好,不然葛公孤身北上,我来徐州岂不也是形单影只?”
“子仲兄光对葛公说这话,我这心里可不是滋味!”
“你你!”
糜竺摇头失笑:
“罢了,我说不过你。
这话虽是向葛公说的,但也算是对你讲的!”
“既然相识一场,你若有难处,我岂能袖手旁观?”
“这才像话!”
秦鸣点头笑道:
“我孤身来徐州,若无子仲兄相助,怕是举步维艰。”
“我脸皮厚,不像葛公那般腼腆。
日后真要麻烦子仲兄,可别推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