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鸣从容道:"
既是诸位将军美意,主公但坐无妨。
"
他心知其中深意,只是孙坚尚未察觉。
【乱世之中处处皆学问,人情世故自成谋略。
中原礼仪深如海,看似简单的让座之举,实则暗藏机锋。
此事蕴含双重深意:
其一,袁曹二人意在拉拢孙坚,企图收归己用;
其二,刻意羞辱袁术,以战功论资排位,暗指其不配席。
这番安排于孙坚百利无害,故而秦鸣出言相劝。
孙坚抱拳苦笑:"
承蒙盟主与孟德厚爱,坚却之不恭!
"
言罢坦然入座。
二人对话引起袁曹注意。
曹操目光灼灼:"
文台将军,这位少俊甚是面生,莫非是令郎?"
孙坚朗声笑道:"
孟德谬矣!
此乃我军智囊,岂是犬子可比?"
说罢心中暗叹:若真能得此麟儿,倒是孙家之福。
秦鸣揖礼道:"
在下秦鸣,字子若,现为孙将军帐下主簿。
"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众诸侯原以为不过是个世家子弟,岂料竟是帐前谋士?
曹操眼中精光乍现:"
莫非夺取汜水关的妙计,便出自先生之手?"
孙坚豪迈应道:"
正是!
若无军师筹谋,孙某岂能轻取雄关?"
霎时间满堂寂静。
诸侯们面面相觑,难以置信这般年纪竟有如此韬略。
袁绍干笑数声打破沉寂:"
文台兄真会说笑"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纷纷陪笑:"
文台将军果然风趣!
"
“这玩笑开得也太离谱了!”
“文台兄一定是在说笑。”
众诸侯哄笑间,唯有曹操眯着双眼仔细观察秦鸣,见他面对这般局面不仅毫无慌乱之色,反而从容自若,眼中不由闪过欣赏的光芒。
那灼热的目光看得秦鸣后背凉。
相似的目光,似乎也在诸侯身后若隐若现。
顺着感应望去,只见末席一位魁梧将领身后,端坐着三名形貌奇特的士兵。
为者身材不高,面容和蔼,正冲着这边含笑点头。
身后两人一高一矮,一红一黑,皆是身材魁梧的八尺大汉。
见此情形,秦鸣心中暗想:
"
莫非是刘关张三兄弟?"
正思忖间,孙坚已向诸侯解释:
"
诸位,孙某绝无虚言,此次入关全仗军师之谋!
"
"
好好好,文台说什么就是什么!
"
袁绍闻言依然不信。
他怎会相信如此妙计竟出自这个毛头小子?
若真如此,自己麾下那么多谋士岂不都成了酒囊饭袋?
这定是孙坚的自谦之词!
但袁绍也不想纠缠此事,顺势笑道:
"
文台,大家远道而来都乏了,不如先开宴吧!
"
"
好!
"
孙坚本想为秦鸣请功,见袁绍转移话题,兴致顿消,只得吩咐设宴。
秦鸣退回孙坚身后低声道:
"
主公不必多言。
在下出身寒微又年少,诸侯自然不信。
这反倒对我军有利。
"
"
不如趁此机会提议分兵北上,我军越早动身越好!
"
孙坚听闻恍然大悟。
诸侯之所以不信,正是因为秦鸣没有显赫家世。
既无门又年纪轻轻,这些以出身论人的诸侯,怎会识得军师大才?
想到此处,他既愤慨又庆幸。
愤的是军师惊世之才竟被这些庸人所轻;
庆幸的是正因如此,秦鸣才会选择投效自己——
诸侯中唯有他不拘门!
更令他感动的是,军师虽遭冷遇,却仍心系大计。
这般胸襟,实在令人钦佩!
孙坚暗暗誓:
他日若得势,定要让军师这等大才名扬天下!
酒过三巡,袁术借故离席。
袁绍见状轻笑搁杯,环视众人道: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