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1旅一样,都是在为幕后黑手的战略,进行着绝望而盲目的挣扎。
而3o1旅目前的位置,恰好在这支“旁遮普之虎”
部队预定行进路线的侧翼。
一份由国家安全局分析部门拟定、并经前线指挥部批准的作战建议随之送达:
“建议安南国民警卫队3o1旅,利用地形优势,于重要隘口设伏,击溃或重创该股敌军。
此举可消除侧翼威胁,并锻炼部队实战能力。”
附件里还有详细的敌军构成分析、隘口地形图以及建议的伏击阵地部署方案。
王兴鹏仔细研究了这份建议,认为可行性很高。
“隘口”
地势险要,易于设伏,以五千人对三千人,还是伏击战,理论上优势明显。
如果能成功,无疑能极大提振3o1旅那几乎不存在的士气,也算是对上级有个交代。
他立刻将武元洪和主要军官召集起来,通报敌情和作战计划。
“五千打三千?还是伏击?优势在我啊!”
果然,武元洪一听兵力对比和伏击态势,原本耷拉着的眼皮立刻抬了起来,胖脸上露出了跃跃欲试的表情。
其他军官们也纷纷附和,仿佛胜利已经唾手可得。
“没错!
干他娘的阿三!
让他们知道知道咱们的厉害!”
“抢了他们的装备!
听说霓虹给他们的家伙不错!”
王兴鹏压下心中的一丝不安,强调道:“伏击成功的关键在于隐蔽和突然性。”
“我们必须立刻出,抢在敌军抵达之前,秘密进入伏击阵地,做好伪装和准备工作!”
他指着地图:“现在是下午4点。
我要求,部队轻装简从,务必在今晚12点前,全部进入隘口预设阵地!”
军官们轰然应诺,摩拳擦掌。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尤其是当执行计划的是3o1旅时。
部队刚刚集合完毕,还没走出营地,原本已经放晴的天空,再次阴沉下来,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落,很快又演变成了一场倾盆大雨。
“妈的!
又下雨!”
武元洪看着营帐外如同水帘洞般的景象,骂骂咧咧。
“旅座,这雨太大了!
山路肯定更滑更难走!
要不……等雨小点再出?”
一个团长小心翼翼地建议。
“是啊,旅座,黑灯瞎火的,又下这么大雨,万一走散了或者摔下山崖,非战斗减员就亏大了!”
另一个参谋也附和道。
武元洪犹豫了,看向王兴鹏。
王兴鹏心中焦急,他知道兵贵神,但看着外面瓢泼的大雨和手下军官们畏难的表情,也知道强行军风险极大,而且以这支部队的纪律性,很可能未战先溃。
他咬了咬牙,妥协道:“推迟出可以,但不能等太久!
命令部队做好随时出准备,雨势一小,立刻动身!
最迟……最迟明早6点必须出!”
他心里盘算着,即使明早6点出,抓紧时间,应该还能赶在敌军前面抵达隘口。
命令传达下去,军官和士兵们都松了口气,纷纷躲回帐篷里避雨,祈祷这雨下得越久越好。
王兴鹏坐在指挥帐篷里,听着外面的雨声,内心备受煎熬,不断祈祷那支阿三部队也会因为天气原因延迟行军。
他不知道的是,在几十公里外,那支名为“旁遮普之虎”
的阿三部队,确实也做出了类似的决定。
他们的指挥官,一位名叫辛格的前阿三陆军上校,同样看着瓢泼大雨和变得泥泞不堪的道路,皱紧了眉头。
“该死的季风!”
辛格咒骂着,他对这种潮湿闷热的天气深恶痛绝。
“命令部队,停止前进!
找个高地扎营!
等雨停了再说!
告诉小伙子们,好好休息,明天我们再狠狠踢那些安南猴子的屁股!”
与此同时,在“旁遮普之虎”
的队伍中,一辆经过改装加装了额外装甲和通讯天线的越野车内,霓虹派驻的军事顾问小野寺健二少尉,也同样在关注着窗外的瓢泼大雨。
他年纪不大,但眼神里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冷漠与审视。
与周围那些显得烦躁或麻木的阿三士兵不同,他正冷静地在随身终端上记录着行军数据和天气变化。
辛格上校咒骂季风的声音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