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腹落下,带着一个小小的降落伞,精准地向着旅部临时驻扎的空地飘落。
几名士兵跑过去,捡回来一个密封的圆柱形金属筒。
武元洪接过金属筒,打开,里面是一张打印的命令纸。
上面只有简洁明了的一句话:
“致安南国民警卫队3o1旅旅长武元洪:侦察显示你部行军严重滞后。”
“令你部接令后立即全前进,24小时内抵达预定区域。”
“延误者,军法处置。
——西部军区前线指挥部。”
落款处还盖着鲜红的电子印章。
武元洪拿着这张轻飘飘却重如千钧的纸,手都有些抖。
刚才饮酒作乐的轻松气氛瞬间荡然无存,军官们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了惶恐的神色。
“还愣着干什么?”
武元洪声嘶力竭地吼道,把命令纸拍在桌子上。
“集合!
立刻集合!
都给老子动起来!
妈的,用人拉也得把炮给老子拉上去!
快!”
在无人机冰冷的“注视”
下,3o1旅这架生锈而混乱的机器,终于不情不愿地以一种近乎连滚带爬的姿态,重新开动了起来。
王兴鹏看着这场闹剧,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注意到,那架无人机并未立即离开,而是继续在高空盘旋,显然是在持续监控。
他心中暗忖:看来,根据地高层对这帮安南伪军的德性一清二楚,根本就没指望他们能自觉,直接动用了技术手段进行“鞭策”
。
这场南进之旅,注定不会平静。
在无人机和后续可能存在的“军法”
威胁下,3o1旅总算以远平时的度,勉强抵达了预定作战区域的外围。
部队在一片相对干燥的高地驻扎下来,士兵们累得东倒西歪,军官们也怨声载道。
王兴鹏顾不上休息,立刻开始研究国家安全局通过加密频道传来的最新情报。
情报显示,一支约三千人、由霓虹秘密扶持和武装由阿三幸存者组成的军阀武装——“旁遮普之虎”
,正沿着一条河谷地带向西北方向移动。
这支名为“旁遮普之虎”
的阿三武装的出现,并非偶然。
它正是霓虹“有序引导与资源化利用阿三残余人口”
战略在东南亚方向的直接体现。
在通过“精英吸纳”
计划,夺取了阿三残存的海军舰艇、部分科技人才和精锐部队后,面对次大陆上那数以百万计。
绝望且无序的庞大难民潮,霓虹充分挥了其“物尽其用”
的极致理念。
他们动用了包括几艘勉强修复的旧邮轮和大量征用、改装的大型民间货运船只在内的船队,以“提供安全避难所、新的生存土地”
为诱饵。
辅以必要的武力胁迫和虚假宣传,有计划地将一批批阿三难民从混乱的南亚海岸线,输送至同样混乱不堪的东南亚地区。
这一行动被霓虹内部称为“活桩计划”
,寓意将这些阿三难民如同木桩一样,打入东南亚的泥潭,使其在那里生根、芽、并最终成为阻碍其他势力南下的障碍。
这些被输送来的阿三难民,在抵达东南亚后,命运各异。
大部分老弱妇孺被随意安置在沿海或河流三角洲地带,任其自生自灭,或者沦为当地军阀的附庸和剥削对象。
而其中相对年轻、有一定战斗力或者被霓虹顾问看中的青壮年,则被武装起来,组建起诸如“旁遮普之虎”
、“孟加拉猛虎”
之类的军阀团体。
霓虹向他们提供从阿三旧军火库里搜刮来的、或是自家淘汰下来的轻武器和少量弹药,派遣少量“军事顾问”
进行名义上的指导,然后便驱使他们向内陆“开拓”
。
去争夺土地、资源,并与当地势力、丧尸以及其他军阀互相厮杀消耗。
“旁遮普之虎”
便是其中规模较大、相对“成功”
的一股。
他们在霓虹顾问的暗中指点下,沿着中南半岛的河谷与海岸线流窜,一边躲避着大规模尸潮,一边寻找着任何可以抢夺的物资和立足点。
他们此次向西北方向移动,目标正是情报中提及的那个废弃仓库群,急需里面的物资来维持这支三千人队伍的生存。
某种程度上,他们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