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或急需资源的时刻,可以通过货币的手段,赤裸裸地掠夺该国的社会财富和资源,以度过根据地的难关。
贸易条约:签订《东南亚-复兴根据地友好通商贸易条约》,核心条款便是“双方商品自由互通交易”
。
凭借根据地已经恢复并不断升级的工业体系,可以轻易地用高附加值的工业品如武器、药品、农机、日用品,换取东南亚廉价的粮食、矿产、油气、橡胶等初级资源,形成巨大的贸易剪刀差,持续吸血。
四、主权与武力的绝对掌控:
军事指挥权:明确规定,根据地将拥有在该地区的驻军权和“维护稳定”
的权力。
驻军规模、部署地点、指挥体系均由根据地决定,当地政府无权干涉。
这既是威慑,也是确保控制力的根本。
立法监督权:立法权由根据地与当地政府“共享”
,实质上,任何重要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必须得到根据地派驻机构的点头批准。
当地政府只保留有限的行政权,成为一个负责日常治理、执行根据地意志的“傀儡政府”
。
情报监控:由国家安全局在各代理人国家组建分支机构,大量招募和训练本地情报人员。
对外理由是“防止敌对势力渗透,保障共同安全”
,实际作用则是监控当地政府、社会动向,清除潜在反对派,确保代理人政权的“稳定性”
和对根据地的忠诚。
报告的结论部分,顾影疏用她一贯冷静到近乎冷酷的笔调总结道:
“此计划之目的,并非简单的占领或掠夺,而是要将整个东南亚,系统性地打造为根据地这台战争机器背后,一个稳定、高效且可持续的巨大输血包。”
“我们付出一些军事支持和工业品,换取的是对核心资源、战略通道、金融命脉和武力的绝对控制。”
“我们将负担其安全,而他们,将用他们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滋养我们的复兴大业。”
林禹仔细审阅着这份报告,目光锐利如刀。
报告中的许多设想,与他之前的布局不谋而合,但顾影疏将其系统化、具体化,并且提出了“铸币权”
这一堪称杀手锏的金融控制手段。
其思路之缜密,手段之老辣,对人性洞察之深刻,让他也不禁为之动容。
“必要的代价……”
林禹轻声重复了一遍报告中的这个词,指尖在“铸币权”
和“货币”
几个字上重重敲击了几下。
他知道,一旦实施这个计划,东南亚诸国的命运将彻底与根据地绑定,并且是处于被控制的一方。
这在旧时代的道德框架下,是绝对无法被接受的。
但……这是末世。
生存与复兴,是唯一的最高道德。
北方太约的威胁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根据地内部庞大的战争机器每日都在吞噬着海量资源。
他需要这个“输血包”
,需要它来支撑起文明复兴的脊梁。
林禹的笔尖在“同意”
二字上停顿了片刻,最终还是没有落下。
他的目光越过报告正文,落在了报告最后一页那张空白的、本应用于签署执行命令的签名栏下方。
那里,用另一种颜色的墨水,添着一行清瘦而决绝的小字:
“根据您赋予我的使命与权限,此等条约,由我签署即可具法律效力。”
“世界总要有人处于光明,也总要有人浸没于黑暗。
“将军同志,您所领导的复兴伟业不容玷污,而我此生的谋划,本就不能见于天日。”
字迹从容,却带着一股平静与决绝。
林禹的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那支象征着最高权力的笔,被他轻轻搁在了案头。
他靠在椅背上,指挥室内恒温系统出的微弱嗡鸣似乎在这一刻被放大了。
他闭上眼,眼前仿佛浮现出顾影疏那张总是波澜不惊、甚至带着几分疏离感的脸庞,以及那双似乎能看透一切人性幽暗却又甘愿沉沦其中的眼睛。
她早已计算好了这一切。
计算好了计划的可行性,计算好了执行的路径,甚至计算好了……由谁来背负这未来的历史骂名。
她主动将自己化身为阴影,只为让“林禹”
这个名字,以及他所代表的“复兴”
旗帜,能始终沐浴在理想与光明的叙事之中。
“必要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