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的单兵装具——模块化战术背心、多功能作战背包、水袋系统、急救包等,一应俱全,其背负和穿戴方式完全符合野战规范。
而与作战部队不同的是,他们绝大多数人携带的主武器,是保养得锃光瓦亮看似崭新的95式自动步枪,斜挎在身前。
大腿侧的枪套里,则统一配戴着92式手枪。
他们的肩章或臂章位置,大多空置。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神态。
没有长途跋涉的疲惫,没有初到陌生环境的茫然与好奇,也没有对如此隆重接待的受宠若惊。
他们的脸上,是一种近乎刻板的平静,眼神专注,迅扫视周围环境,确认自身在队列中的位置,整个过程无声而高效。
短短几分钟内,每一辆大巴车旁,都站立起一个整齐的方阵。
过两百个方阵,上万人,就这样无声地矗立在广阔的广场上,如同一片瞬间生长出来的钢铁森林。
一股无形的混合着纪律、专业和绝对服从的气场,弥漫开来,甚至压过了在场负责警戒的野战部队士兵散出的杀伐之气。
接收工作组的所有成员,从将军到普通文员,都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
总参少将深吸一口气,拿起扩音器,按照预定流程,走到指挥台前方。
他的声音通过喇叭传遍广场:
“我代表新宁基地市,代表林禹将军,欢迎各位同仁的到来!
请大家按照引导,依次前往登记区进行信息核录……”
他的话音未落,广场上所有的“基石”
人员,仿佛接受到了同一个无声的指令,齐刷刷地转向指挥台方向。
没有交头接耳,没有混乱,只有上万双眼睛瞬间聚焦而来的压迫感。
然后,站在各自方阵最前方,似乎是临时负责人身份的几名军官,几乎同时抬起右臂,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动作整齐划一,如同镜面反射。
他们没有高呼口号,但那无声的敬礼,却比任何口号都更能表达他们的身份与态度——他们是军人,是忠诚于某个核心的军人。
登记工作随即开始。
在黑色警卫营士兵的引导下,这些“基石”
人员以方阵为单位,迈着整齐的步伐,依次进入会展中心内部临时设置的巨大登记区。
登记区内,数百名人事司的文员坐在临时摆放的桌椅后,每人面前都有一台连接着“远征”
系统数据库的平板电脑。
他们虽然内心震撼不已,但专业素养让他们迅进入工作状态。
“姓名?”
一名年轻的女文员看着走到她桌前的一名“基石”
人员。
这是一个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男性,面容普通,但眼神冷静得像一潭深水。
“陈肃。”
男子的声音平稳,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女文员在平板电脑上输入信息,迅录入照片和基础信息。
“请核对您的信息:陈肃,男,31岁,原隶属……呃,基石计划-行政管理序列,专业方向:区域政策执行与基层治理。”
“信息确认无误。”
陈肃点头。
“请进行指纹和虹膜录入,以激活您的个人终端权限。”
陈肃依言操作,动作熟练。
“您的初始装备已登记:95式自动步枪(序列号……),92式手枪(序列号……),单兵装具一套。
系统提示,您的初始贡献点已根据预设标准放,请查收。”
“陈肃专员,欢迎您,根据系统分配,您将被派往岭南省鹏城市临时管理委员会,担任民政处副处长,负责灾民安置与社区重建协调工作,请前往a3区等候进一步指令。”
“明白。”
陈肃再次敬礼,然后迈着标准的步伐转身离开,前往指定区域。
整个登记过程高效得令人咋舌。
这些“基石”
人员对自己的信息了如指掌,配合度极高,几乎没有出现任何差错或疑问。
仿佛他们早已演练过无数次。
随着登记工作的进行,这批“基石”
人员的构成和特点也逐渐清晰起来。
他们并非千篇一律的克隆人,而是有着鲜明个性和专业分工的个体。
【严谨的政务骨干——陈肃】
如前所述,陈肃被分配至鹏城。
在前往a3区的路上,他遇到了一名正在手忙脚乱地核对物资清单的本地上兵文员,对方似乎被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