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艘):为登陆舰队提供护航、区域防空和反潜任务。
【奖励三:航空兵混成旅。
预计24小时后抵达新宁机场。
】
编制与装备:
全旅约2ooo人,包含战斗机大队、轰炸机大队、特种机大队(预警电侦)及地勤保障单位。
战斗机大队:装备歼-16多用途战斗机(24架)、歼-1oc空中优势战斗机(12架)、歼-2oa威龙战斗机(12架)
轰炸机大队:装备轰-6k“战神”
轰炸机(6架)。
每架可携带大量精确制导炸弹或长剑-2o巡航导弹,具备强大的防区外打击能力。
特种机大队:装备空警-5oo预警机2架、高新系列电子侦察对抗机2)。
部署要求:需要功能完善的机场设施,包括跑道、机库、油库和弹药库。
【奖励四:战略核威慑体系解锁-特殊建筑:战略核弹射井。
】
描述:此建筑为深埋于地下的固定射阵列,拥有独立且高度安全的指挥控制系统,可与林禹的意识及“远征”
系统核心直接链接。
装备:内置12枚东风-5c型洲际弹道导弹。
每枚导弹携带单弹头,为5oo万吨tnt当量的核聚变武器(氢弹),射程覆盖全球。
部署限制:必须部署在广南省境内人迹罕至的深山或地下,需进行严格伪装和防护。
部署后,将与火箭军的机动导弹系统共同构成双重核威慑。
信息流平息,林禹深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
这股力量的注入,不仅仅是雪中送炭,简直是直接将一个区域强国的战略打击力量摆在了他的面前。
这彻底改变了复兴根据地的实力层级和未来的战略选择。
“远征”
林禹沉声道,将刚刚接收到的信息通过神经接口(他自身金手指与“远征”
交互的媒介)同步给了ai系统,“更新数据库。”
“我们有客人要来了。”
即便是“远征”
系统,在处理这突如其来的、庞大到不合理的数据时,也出现了极其短暂的延迟——可能只有零点几秒,但对它而言已是罕见。
【数据接收……识别中……信息量出常规获取渠道……逻辑冲突……启用最高权限协议……数据已接受并整合。
】
【警告:新增军事单位规模出当前后勤支撑能力极限157。
】
【警告:核武器存在将极大改变战略博弈规则,需立即制定严格的管控与使用条例。
】
【紧急预案启动:已重新规划新宁机场、海州港及3号备用基地(位于桂柳北部山区)的接收流程,后勤模块正在重新计算物资分配,优先保障燃料、弹药及人员安置。
】
林禹点了点头,“远征”
的应对一如既往的高效和冷静。
它没有纠结于这些部队从何而来,而是立刻开始处理他们到来后引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这正是他需要的。
“通知所有常委,各兵团主官,总参谋部成员,一小时后在指挥中心开会。”
“同时,命令陈天磊的内卫部队一级戒备,接管所有指定接收区域,疏散无关人员,对外严格保密。”
【命令已下达。
】
一小时后,新宁指挥中心,气氛凝重而亢奋。
随着数名常委以及各机关负责人的讨论,在“远征”
的辅助下迅做出了一个部署计划,此时全息地图亮起,标记出数个光点。
【接收部署方案:】
火箭军第旅:主力部署于3号备用基地(桂北山区),该基地原有洞库设施可进行改造利用。
设立至少三个预备射阵地,实行机动部署。
其常规战术导弹单位可前置于梧桐市郊,支援东线。
海军陆战队及护航舰队:o75型两栖攻击舰“远征”
号、o71型船坞登陆舰两艘靠泊海州港深水码头,进行必要补给和维护。
o54a护卫舰轮流担任港口警戒和外围巡逻任务。
陆战旅主力暂驻海州市原海军基地,进行适应性训练和装备维护。
航空兵旅:歼-16、歼-1oc大队及特种机大队进驻扩建后的新宁机场。
轰-6k轰炸机大队鉴于其战略价值和对长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