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灭,或许会给某些岛屿带来一些风雨,但仅此而已。
然而,当来自那些被搅动的“敏感点”
的异常能量和湿度场,如同受到无形指引般汇入这个低气压系统时,变化开始了。
实验室的主屏幕上,“9391”
的标识颜色迅从代表低气压的黄色,变为代表热带风暴的橙色,然后几乎毫无停顿地跃升为代表飓风的深红色。
它的范围在扩大,结构在变得异常紧密和对称。
云图显示,一个清晰的风眼正在形成,周围是高达十数公里的厚重眼墙云系,蕴含着毁灭性的力量。
“模型拟合度持续上升,当前达到917!”
项目组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
“能量输入效率出预期……它正在疯狂吸收周围海域的热量!”
从太空视角看,这场被重新编号为“恐惧之眼’”
的风暴,已然成为太平洋上的一个庞然巨物。
它的风眼直径过五十公里,深邃得仿佛直通地狱,周围旋转的云墙如同巨大的白色螺纹,覆盖范围达数百公里。
风暴整体结构呈现出近乎完美的圆形,缓慢而坚定地移动着,其路径预测曲线,在“混沌蝴蝶”
级计算机的模拟中,清晰地指向数千公里外的美洲西海岸。
它不再是大自然的无常之作,而是被精心引导、放大的人工天灾。
一个悬浮于太平洋之上的恐惧之眼。
此时天气控制仪控制中心巨大的主屏幕上,原本显示城市生命体征的区域被临时缩小到一侧。
占据大部分屏幕的,是从被接管的卫星传回的、经过增强处理的“恐惧之眼”
飓风实时影像,以及“混沌蝴蝶”
级计算机生成的预测路径图、强度分析数据流。
指挥中心内一片寂静,只剩下设备运行的轻微嗡鸣和人们压抑的呼吸声。
所有能接触到这一机密信息的高级官员,包括周岳和顾卫国以及几位核心“系统”
官员,都凝神屏息地看着屏幕上的那个巨型风暴。
他们目睹了它是如何从一个不起眼的气旋,在短短几十小时内蜕变成这场堪比史上最强五级飓风的怪物。
一种混合着震撼、敬畏以及深深忧虑的情绪在弥漫。
“风已过每小时25o公里,中心气压持续下降……预计登陆强度将为最高等级的五级飓风。”
一位负责监控数据的军官低声汇报。
周岳紧锁眉头,目光从屏幕上的风暴转向站在主控台前,背影挺拔的林禹。
他看到了力量的展示,一种足以令人生畏的战略级力量。
但他也瞬间想到了这力量可能带来的后果对目标区域的毁灭性打击,以及一旦被外界知晓真相后,新宁市可能将面临的所谓的国际压力和道德谴责,当然那也得有人活下来才能谴责。
“旅长…”
周岳忍不住开口,却又不知该说什么。
是询问下一步计划?还是表达担忧?
林禹没有回头,他的目光牢牢锁定着屏幕上那只缓缓移动的“恐惧之眼”
,仿佛在欣赏一件自己亲手打造的艺术品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记录所有数据。”
林禹的声音打破了沉默,清晰地在指挥中心回荡,
“包括风暴的演变过程,能量转换效率,模型预测与实际结果的偏差……每一比特信息都至关重要。
这是我们迈向理解并最终掌控自然之力的第一步。”
他顿了顿,终于微微侧头,目光扫过身后一众神情各异的部下。
“至于风暴本身……让它按照预定轨迹移动。
我们需要观察一个完整的受控气象事件,从激到登陆再到消散。
这将是天气控制仪项目最宝贵的实战数据。”
“那……美洲西海岸……”
林禹的嘴角似乎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但那弧度里没有任何温度:“旧世界早已崩塌,弱肉强食是唯一的法则。
我们无法对未知的幸存者负责,我们唯一能负责的,是新宁市以及周边的幸存者的未来。
这场风暴,将成为我们手里最强大战略打击力量,我们拥有他们无法理解也无法抗衡的力量。”
他的话像一块寒冰,砸在每个人的心头。
没有人再提出异议。
权力与责任,道德与生存,在这些终极力量面前,原有的衡量标准似乎都变得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