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薛礼揉揉眼睛,葛明开口问到:“什么时辰了?”
“天都亮了。”
葛明又揉揉眼睛,看着打牌的四人全都双眼通红,站起身,只觉得全身酸痛。
“大哥,你们这是要疯啊?打麻将居然打了一夜。
打一夜就算了,就不能找人把小弟送回去睡觉?我这腰酸腿疼。”
说着还不忘踢踢腿,伸伸胳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时候有下人送来了早饭,葛明问下人宴会什么时候散的,下人答曰:还没散。
葛明不可置信的走出外厅,推开房门只见天光大亮。
这不是醉生梦死吗?在葛明的价值观体系中,这样的人应该只有两种。
第一种是土豪,衣食无忧没了什么追求,尉迟恭好像就是这种人。
勋贵里最有钱的一个,家底就是当年齐王李元吉的全部财产。
官职已经是大将军,不出征什么事都没有。
爵位已经是国公,不可能封王,最多把国公的封号换换。
有钱有势闲的蛋疼,这要是不醉生梦死还能做点什么?
第二种是土匪,今天不知道明天事,该吃吃该喝喝。
巧了,这帮人全是土匪出身的人,所以这样醉生梦死的生活也就不足为奇了。
只是父亲大人啊,你可千万别学坏啊,不然孩儿的压力就大了。
关键这种生活也是李世民比较愿意看到的,不要给国家添乱,该吃吃该喝喝,随便你怎么富贵都行。
俗话说富不过三,这个情况在唐代尤其明显。
不管是李靖、李绩、程咬金、秦琼等武人,还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文臣,没有谁的第三辈是比较有名气的,几乎就是没有。
这个现象就非常有意思了,是这些大佬不会教育孩子?肯定不是,大佬们有身份有资源,可以把最好的名师请到家里,教育自己的子侄。
其实大佬们大多是有意为之,李世民要消灭门阀,要是你家世代高官,那不就成了新的门阀吗?所以这些大佬也都很自觉,吃喝玩乐好好过完一生才是。
子侄不要闯祸,将来继承了爵位继续富贵下去。
看到尉迟恭家里的情况,葛明大概就知道其勋贵的生活了,估计大多都是如此。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长安的餐饮、娱乐行业才会如此达。
用完了早饭,葛粮跟尉迟宝林告辞,带着葛明几人回到自家院子。
葛粮、葛仓找地方睡觉去了,薛礼去陪着柳氏说话。
“明哥儿,今天打算做点什么?”
就剩下了葛明跟孙韬。
“还能做什么?到了京城肯定是拜码头了,小弟要先去恩师家看看。
韬哥儿,要不要一起见识见识房相的风采?”
“哎呀,为兄很困,回房间睡觉去了。”
看到孙韬走了,葛明摇摇头。
这世上的人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削尖脑袋往上钻的,一种是比较本分的,孙韬属于后者。
不然孙韬肯定陪着葛明去,好歹在宰相面前晃一下,毕竟孙韬是来游学的,将来也想参加科举。
唐代的科举是可以有贵人推荐的,所以不少学子肯定会来长安行卷,把自己的文章诗词给贵人送上去,要是贵人看上了指不定就推荐你一下,考进士就容易很多了。
想要获得推荐,那是难上加难,贵人也不是随便出手的。
不少贫穷学子无论怎么行卷,贵人看都不会看上一眼。
这个恩师的级别实在太高,所以葛明心中有些怵。
葛明找到母亲请安,然后说了说要去见房玄龄的事。
“母亲,孩儿第一次登恩师的家门,带上些什么礼物好呢?”
“明儿,你打算哪天去拜见房相?”
“今天就去。”
葛明觉得早见早好,这也免得老房有意见,说你小子来了长安这么久,居然没拜见恩师。
“明儿,长安可比不得咱们家里,这是更讲究礼数的地方,哪里能说上门就上门的?你要先派人送去拜帖,定好时间再去拜访,这样人家才有准备。
万一你定的时间人家没空,也可以当场定好其他时间。”
说起来麻烦,其实跟后世见客户没什么区别,后世不也是电话提前联系定好时间,然后才去吗?根据葛明的后世经验来看,没有人喜欢突然被拜访,除非来者比自己身份高。
“母亲,孩儿不过是个孩子,没有名帖啊。”
后世也不见谁家孩子带着名片的,古代更不可能。
刘氏笑着说到:“看来是为娘的疏忽,没有把这些礼数教给你。
你是没名帖,但是你父亲有呀。
再说你拜师的时候你父亲不在身边,这次本应该你父亲带着你亲自登门才是。”
没想到这么麻烦,葛明还以为带上点东西去看看就算了,然后该干嘛干嘛,有个名义上的师徒就算了,万一老房是个老古董,日子可就难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