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一阵说话声由远及近,安静的院子才重新热闹起来,家里人也陆陆续续进了院子。
“啧啧,你们还知道回来啊?看电视都能忘记回来吃饭了?”余坤安看着余父余母一行人笑呵呵地进院,故意说道。
“啊啊啊,老叔你不知道!电视可太好看了!而且还跟收音机一样会报天气,还有人在里头说话,还有动画片,里面好多小人……”余文波第一个冲进来,兴奋得手舞足蹈,话像蹦豆子似的停不下来。
“是是是,我知道电视好看,赶紧进屋吃饭去!看电视是能把你们肚子看饱不成?”余坤安看着一家老小个个脸上放光,忍俊不禁。
“嘿嘿,明天我还去阿清叔家看电视!”余文波大声宣布。
“哎,要是明天不上学该多好……”余文涛叹气,一脸向往。
余坤安挑眉:“天天去人家看电视,你们不怕人家嫌烦啊?”
余文波眨巴着眼睛,突然灵机一动:“老叔,那咱家也买一台吧!村里人都说咱家有钱!能买得起电视机的。”
余坤安看过去:“谁说的?”
“大家都这么说啊!”余文波理直气壮。
余坤安开始一本正经地忽悠:“那你听没听过一句话,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你阿清叔家没小孩要养,当然有钱买电视机。你再数数咱家要养你们这么多的小孩,吃都被你们吃穷了,还要供你们上学,哪还有钱?”
余文波不信:“可我明明看见你们有好多好多钱的!”
“那也不够买电视机的,电视机很贵的。”
“啊?咱们家这么穷啊?”
“可不嘛……”
余文波像是下了很大决心,拍拍胸脯:“老叔你别愁!等我们长大了,赚钱给你买电视机!”
余坤安立马接话:“这话可是你说的!一会儿去书屋,让你哥帮你写张保证书,你给我按个手印!”
“啊!?”余文波愣住了。
余坤安憋着笑,拍拍他小肩膀:“啊什么啊?男子汉大丈夫,一口唾沫一颗钉,说话算话。我是怕你长大了不认账,先留个证据!”
余文波一脸懵:“……”我可能说错话了?
旁边吃饭的余大哥几个憋不住,都笑出了声。
余坤安又扫向其他几个孩子:“阿涛、阿泽啊,你们呢?有没有啥要表示的?”
余文涛抬头看天……
余文泽低头看地……
其他几个也纷纷学样,看天看地,就是不接话。
啧啧啧,真是长大了,脑子也跟着长了,人都变机灵了!
余坤安双手一拍:“好的!咱们是一家人,讲究的就是团结友爱。一会儿保证书你们几个都给我按上手印!”
孩子们:“!!”我们刚刚答应什么了吗?
余坤安:他的养老计划可不是开玩笑的,就得让这帮小崽子从小有点压力,潜移默化,循序渐进……
等大家都吃完了,他就撵着一串孩子进了书屋。
由余文涛主笔,汉字夹拼音,草拟了一份百来字的保证书,余坤安最后口述润色定稿。
家里没有印泥,但这不是问题。
他找出一张红纸,喷上些水,让孩子们从大到小挨个蘸着红纸上的颜色按手印。
余文洲几个小的还不懂怎么回事,只觉得好玩,嘻嘻哈哈地跟着哥哥姐姐们按,按完保证书不过瘾,还要往彼此脸上盖。
余坤安笑呵呵地站在一旁,收好了那张印满红指印的保证书。
这份保证书不会是第一份,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份,这些他都要收集起来,以后是要准备一一算账的……
也许是电视带来的冲击,又或许是白日的劳作实在累人,一家子听完收音机里固定的节目后,便早早歇下了。
接下来的两天,都是大晴天,余坤安兄弟三人照旧天不亮就出发,背着竹篓进山。
连续几天收获不错,除了采挖到的药材,像独活、川芎、鹿耳草等,他们还特意连根带藤挖了不少金银花。自家院边早已种满,便全都移栽到了养猪场那边。
如今的银盘坡早已不是从前荒草丛生的模样。经过这大半年精心打理,山顶的楸树林郁郁葱葱,半山腰往下,除了一片片的苜蓿草地,还有余母她们种下的黄豆、花生和红薯。
山脚下,养猪场、养鸡棚井然有序,余大伯他们还用木桩和竹子陆续围起了一圈隔离栏。
新拖下来的金银花就沿着这圈栏种下。栏边种的不止有金银花,还栽了不少火棘等这些带刺的荆棘植物。
按照余父的说法,种带刺植物,不光防野兽,也防小人。
“安子,你那边好了没?赶紧的,看着这天要下雨了!”余大哥埋好最后一株金银花,抬头望望天,开始催他。
“快了快了!”余坤安头也不抬地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