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朝议三事(5 / 6)

bsp; 除了官屯,其它豪族或自耕农家里也种大豆,但他们也不会留存多余的大豆种子,因为大豆要完全避光保存,不是每家都有地窖的。

    这会直接导致齐郡一半的官屯下半年没东西可种……

    除了大豆之外,夏季已经不适合种植其它主粮了。

    目前,齐郡的官屯面积,差不多占所有耕地的一半——齐王被废,原来的齐国很多豪族也被清洗,一半的土地都成了官屯。

    也就是说,整个齐郡一半的地当中的一半,四分之一的面积,相当于两个县的土地,下半年没东西可种……

    一个小小的失误,甚至都不算是失误,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当然,这事最终由刘备自己担了责任。

    为了保障军队后勤,诸葛玄调用常平仓是合理的。

    田豫只负责运输事务,他和兵士们以及民夫都不知道那黑乎乎的窑洞里是留存的当季豆种,为了不影响战事尽快运输,当然也是没错的。

    仓啬夫为了不耽误军务,迅速开仓之后再回报,也是应该的。

    唯一的问题在于仓啬夫接受了田豫让民夫帮忙搬运出库,并且没能及时阻止种粮被搬出——但这是很难避免的,仓库那么多,如果只让仓工搬运,那还指不定得搬多久呢。

    作战期间,军需事务可不能层层请示,耽误时间会死很多人的。

    最大的问题其实出在通讯和文化水平上。

    仓库有很多个,国渊设置窑仓时就在每个仓门口都挂了牌子,写了存储方式以及存放的物资类型。

    如果识字,看到种粮二字就不会动了,这年头人为导致种粮损失是要处以极刑的。

    (《二年律令》:盗牛、马、禾稼、刍稾……皆磔。导致农事损失大于一头牛的价值时,都判磔刑,也就是五马分尸示众。这是吕后颁布的律令。马就是按三马一牛来算,刍稾是饲草,禾稼就是庄稼及种粮。)

    但兵士们大多不识字,官员又不可能守着一个又一个仓库讲解,仓储管理人员又没那么多——除了仓啬夫本人,其它仓工同样不识字。

    通讯不方便,没法像打电话那样直接汇报。

    绝大多数人又不识字——这才是问题的根源。

    但怎么解决呢?

    搞全民扫盲运动?

    短期内不现实的……

    当前没有大豆种子的问题,从其它地方调或买都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先用那些田地种蔬菜和牧草,野菜和药物也行,只要是适合夏季种植的东西都行——起码不荒着。

    要根除这种问题,则只能尽量优化管理流程,这就是规模大了以后必须严格按流程办事的原因。

    先是把仓储类型完全分开,太仓、常平仓、郡县官仓以及军用仓储,完全分离开来。

    军用仓归属将军府军需处,需要物资的时候一律从其它仓预先进行购置,走底价采购流程。

    太仓由太仓令管理;郡县粮仓由典农都尉管理;常平仓由郡守府管理,全部分开。

    除了军需之外,粮食一律不走长途运输,最多到郡,只要满足了常平仓,其它余粮将全部被军需处采购。

    军队的拉练事务中,也将多出来一份训练项目——转运粮食。

    反正部队闲着也得吃,不耗费民夫不动用民力,就不会产生浪费。

  &

最新小说: 落脚之地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上命昭唐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重回宿敌年少时 暴君吕布 跟亡夫长兄借子后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